[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直肠灌洗控制系统及流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2702.4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7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梁婧文 |
地址: | 2500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控制装置 温度控制装置 中央控制器 直肠灌洗器 直肠 控制系统 流量控制 灌洗 信号输出端 智能 人员使用 数据采集 数据传回 信号输送 检测端 采集 医护 监测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直肠灌洗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流量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直肠灌洗器;流量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的检测端与直肠灌洗器相连接,流量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接。通过流量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对直肠灌洗器内的药液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然后讲采集的信号输送给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跟原有设定的参数进行比较,然后发出数据传回流量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通过流量控制和温度控制进一步对药液做出相应的速度和温度的调整,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同时减轻患者的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直肠灌洗控制系统及流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也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特别是直肠癌放疗时需要进行保留灌肠,以减轻局部反应,一般灌肠液量不超过200ml,温度为39-41℃。但进行保留灌肠工作时,药量的用量控制以及温度控制很难保证。
传统的灌肠方法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安置卧位,臀部垫高10cm,用肛门管插入直肠10~15cm,灌肠液液面距离肛门小于30cm,灌入速度缓慢,以使药液被患者保留。现有的灌肠方法在灌肠过程中,灌肠速度完全依赖液体重力,当肛门处液体压力过大时,滴速遇到阻力形成回堵现象,影响灌肠的正常进行;且灌肠液的温度偏高和偏低都直接影响其药效,使其有效性降低。
通过直肠用药使液体原药在直肠内通过肠粘膜充分吸收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这种治疗方法痛苦小、收效快,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或不能吞服的患者则更为合适。目前直肠给药时多采用针筒抽取药液后再接上合适的胆管、肛管或导尿管给患者用药,在给药过程中需要多次反复抽取药液,导致药液流速不易控制,同时给药后需要清洗、消毒所用的插管等器具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由于肛管管径大、管壁硬,易造成患者肠粘膜损伤,给病人带来痛苦,如果将一次性输液器剪去针头部分后再接上导尿管或滴管使用,虽然可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但这种方法又造成了输液器材料的浪费。
管道流量的控制在灌肠中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两种控制方法,一是开环调节,这种方法大多依赖人工经验调节,步骤复杂,精确度低;二是闭环调节,这种方法控制简单,但是对于复杂的,具有滞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直肠灌洗控制系统及流量控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保留灌肠法不能精准控制药量和温度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直肠灌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智能直肠灌洗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流量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和直肠灌洗器;
所述流量控制装置控制智能直肠灌洗控制系统液体的流量并检测流量数据,将检测的数据传输给中央控制器;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检测智能直肠灌洗控制系统液体的温度,将检测的温度数据传输给中央控制器;
所述中央控制器接收到流量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传输的数据与内嵌的参数进行对比后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直肠灌洗器将中央控制器、流量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调控后的液体进行输送;
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的检测端与直肠灌洗器相连接,流量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流量监测元件、流量控制开关。
进一步,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监测元件、加热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直肠灌洗器包括灌洗管、灌洗液袋、单向阀、弹性气囊、侧孔;灌洗液袋直连灌洗管,灌洗管的端部设置有侧孔,在侧孔和灌洗液袋中间设置有弹性气囊,弹性气囊的上端口处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所述的单向阀只允许药液从灌洗液袋进入到弹性气囊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未经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2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传送数据的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 下一篇:级联成像系统中的空间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