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件孔口去除毛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2731.0 | 申请日: | 2015-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7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叔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派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华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件 孔口 去除 毛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件孔口去除毛刺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的机加工生产中,对生产零件进行装配时,零件间的连接多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即应用螺栓通过金属件所加工的孔将金属产品进行连接,金属件钻孔加工后常常会在孔口处形成毛刺,在对该零件装配时,毛刺不但会伤害到操作工人,还会影响装配效果,生产中常常应用刮板去除毛刺,该方法只会去除端面上的毛刺,并且该操作常常会将毛刺刮移到孔口内侧,进而影响装配,因此去除毛刺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金属件孔口去除毛刺结构,以解决现实生产中去除毛刺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金属件孔口去除毛刺结构,包括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为方形板,所述第一立板的一个侧面和第二立板的一个侧面贴紧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板的底端从第一立板的底端伸出,所述第一立板的底边和第二立板的侧边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相接触的侧面竖直方向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二立板位于凹槽内,且所述凹槽的两个侧壁和第二立板间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立板的底端设有导向部,且该导向部和第二立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板的顶部设有凹形把握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通过螺栓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金属件孔口去除毛刺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金属件孔口去除毛刺结构结构简单,在第二立板两个侧边和第一立板底边共同作用下,将金属件所加工的孔口处的毛刺刮除掉,操作简单,去毛刺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金属件孔口去除毛刺结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金属件孔口去除毛刺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立板,2-螺栓,3-第二立板,4-把握部,5-凹槽,6-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金属件孔口去除毛刺结构,包括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3,所述第二立板3为方形板,所述第一立板1的一个端面和第二立板的一个端面贴紧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板3的底端从第一立板1的底端伸出,所述第一立板1的底边和第二立板3的侧边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立板1与第二立板3相接触的侧面竖直方向上设有凹槽5,所述第二立板3位于凹槽5内,且所述凹槽5的两个侧壁和第二立板3间间隙配合。
所述第二立板3的底端设有导向部6,该导向部6和第二立板3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立板1的顶部设有凹形把握部4。
所述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3通过螺栓2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派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派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27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