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成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2955.1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1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董宏成;蒋登云;田迅;孙文彬;刘丁;吴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成 原型 水轮机 运转 综合 特性 曲线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三维模型转化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将模型水轮机综合特性曲线转化为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时需作辅助线,工作量大、人为影响因素多、工作效率和制图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生成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的方法,根据模型水轮机的综合特性曲线,通过计算机软件计算原型水轮机的各等效率线上点的坐标、等出力线上点的坐标、等吸出高度线上点的坐标、各等导叶开度线上点的坐标等,在此基础上,分别在H‑P、Q‑H平面坐标图上绘制原型水轮机的等效率线、等出力线、等吸出高度线、等导叶开度线以及出力限制线等,并进一步得到原型水轮机的运行区域划分。本发明适用于将模型水轮机综合特性曲线转化为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模型转化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模型水轮机综合特性曲线转化为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原型水轮机,是指水电站中将水流的机械能转化成转轮的机械能,使转轮和主轴克服各种阻力而连续运转起来的机器,被称为水电站的“心脏”,其安全高效运行对水电厂经济效益的发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原型水轮机是按相似原理由模型水轮机转化而来,因此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也是由模型水轮机综合特性曲线经相似转化和修正得到。
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是水电站优化调度的重要依据。为了依据电网负荷、上游来水量和上下游水位等合理地分配水电厂各机组的实际出力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调度部门和水电厂需要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以全面掌握原型水轮机的水头、流量、出力、效率、开度、空化、压力脉动等特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最优运行区域。为此,需要按相似原理及修正,将模型水轮机综合特性曲线转化为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
目前现有技术中与本发明最接近的解决上述问题的实现方案是:为了将模型水轮机综合特性曲线转化为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需要在平面坐标图中先绘制各水头H下的效率辅助线ηT=f(PP)、吸出高度辅助线Hs=f(PP)、导叶开度线辅助线a0=f(PP)和叶片转角辅助线φ=f(PP),再作若干水平线与辅助线相交,将各交点移至H-PP坐标图中并依次光滑连成曲线,即为相应的等效率线、等吸出高度线、等导叶开度线和等叶片转角线。
现有技术中,将模型水轮机综合特性曲线转化为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时,由于目前普遍采用的做法是需要在平面坐标图中先绘制各水头H下的效率辅助线ηT=f(PP)、吸出高度辅助线Hs=f(PP)、导叶开度线辅助线a0=f(PP)和叶片转角辅助线φ=f(PP),再作若干水平线与辅助线相交,将各交点移至H-PP坐标图中并依次光滑连成曲线,才能得到所需的等效率线、等吸出高度线、等导叶开度线和等叶片转角线。该方法工作量大、人为影响因素多、工作效率和制图精度低,未能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优势,绘制的曲线亦无法满足机组优化调度的要求,不利于电站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将模型水轮机综合特性曲线转化为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时,工作量大、人为影响因素多、工作效率和制图精度低,绘制的曲线亦无法满足机组优化调度的要求,不利于电站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发挥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成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29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