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节式环保铅笔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3665.9 | 申请日: | 2015-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9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涛 |
主分类号: | B43K19/02 | 分类号: | B43K19/02;B43K19/16;B43K23/06;B43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环保 铅笔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重节式环保铅笔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铅笔大多是用碳的同素异形体之一石墨做笔芯的。铅笔的分类正是按照笔芯中石墨的份量来划分。一般划分为H、HB、B三大类。其中H类铅笔,笔芯硬度相对较高,适合用于界面相对较硬或粗糙的物体,比如木工划线,野外绘图等;HB类铅笔笔芯硬度适中,适合一般情况下的书写;B类铅笔,笔芯相对较软,适合绘画,也可用于填涂一些机器可识别的卡片。比如,目前我们常使用2B铅笔来填涂答题卡。另外,常见的还有彩色铅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蜡笔,主要用于画画。
素描铅笔在画画中用得很多,为了能创作出效果更好的画作,就需要一支用得顺手的铅笔,所以怎么削出又美观又好用的素描铅笔就成为一个很必要的技能了,而且,削铅笔是个费时费力的过程。
目前,铅笔的使用时是通过卷笔刀或刀具除去木屑得到可以使用的铅芯,该种方式一方面,会造成大量的木屑浪费,而且在切削时不易成型;另一方面,切削铅笔头会花费较长的时间。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的节杆组合而成的铅笔杆,使用时通过除去最前端的一节,便可直接使用该铅笔,铅芯的形状通过刀具修改即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重节式环保铅笔及其制作方法,通过一种组合式的节杆组合而成的铅笔杆,使用时通过除去最前端的一节,便可直接使用该铅笔,铅芯的形状通过刀具修改即可,解决了传统的打孔浇注的方式花费较长时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节式环保铅笔,包括前端节、后端节和中间节;
所述前端节沿轴向中心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前端节一端沿轴向中心设有第一锥形槽口,所述第一锥形槽口上设有第一凸槽;
所述中间节沿轴向中心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中间节一端外表面为与第一锥形槽口滑动配合的第一锥形凸台,所述第一锥形凸台上设有第一槽口,另一端外表面为与前端节重合的柱体;所述中间节的柱体一端设有第二锥形槽口,所述第二锥形槽口上设有第二凸槽;一个所述中间节的第二锥形槽口与另一个中间节的第一锥形凸台相互配合;
所述后端节沿轴向中心设有第三贯通孔,所述第三贯通孔固定一铅芯;所述后端节一端为与第二锥形槽口滑动配合的第二锥形凸台,所述锥形凸台上设有第二槽口;
若干所述中间节穿过铅芯相互串联成一铅笔杆,铅笔杆一端的中间节第二锥形槽口与后端节的第二锥形凸台相互配合,另一端的中间节第一锥形凸台与前端节的第一锥形槽口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贯通孔与第一锥形槽口相互贯通;所述第一贯通孔的长度在2mm-8mm之间;所述第一贯通孔与铅芯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贯通孔与第二贯通孔长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形槽口和第二锥形槽口均为六棱锥台槽口;所述第一锥形凸台和第二锥形凸台均为六棱锥台;所述第一锥形凸台和第二锥形凸台分别与第一锥形槽口和第二锥形槽口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柱体的长度与第一贯通孔的长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槽与中间节上的第一槽口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凸槽与后端节上的第二槽口滑动配合,或与另一中间节的第一槽口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节、柱体和后端节为六棱柱或圆柱。
一种多重节式环保铅笔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木粉制作,将木料粉碎至101-150目;
S2.配置复合木料,按重量的配比为70%~90%的木粉,21%~35%的胶粘剂,1%~5%的润滑剂以及1%~3%的发泡调节剂;
S3.模压成型,将配置好的复合木料通过模具冲压或注塑成型的前端节、后端节和中间节;
S4.铅笔毛坯,将铅笔笔芯一端固定在一后端节上,再将25-35个中间节依次串联配合在铅笔笔芯上,再将一前端节套在铅笔笔芯另一端,得到铅笔毛坯;
S5.热压处理,再用紫外线消毒,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上色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胶粘剂为环氧树脂胶粘剂;所述润滑剂为TR251;所述发泡调节剂丙烯酸脂类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涛,未经张洪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36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与联网箱式变压器紧凑布置结构
- 下一篇:压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