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数据采集和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3834.9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9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汪伟;刘天霁;汪继红;吴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兴泰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数据 采集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力数据采集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网规模大,范围广,负担着直接为广大用户供电的任务。近年来,生产生活领域对电力的需求逐年增长,配电网承担的负载越来越高,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对配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配电网终端对电流、电压、开关位置等状态量进行了采集,采集频率较高使得总体采集数据量级非常大。因此,对采集到的大规模配电网数据进行异常运行状态分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现有的配电网电能数据的采集采用SCADA系统进行,但是对于偏远地区的电能数据却无法收集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数据采集和检测方法,采用北斗2号通信技术进行电能数据采集,适合于采集偏远地区的配电网用电量数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力数据采集和检测方法,首先将现场电力数据采集装置与北斗天线进行连接,然后北斗天线、主控终端分别与北斗2号卫星建立连接;现场电力数据采集装置采集配电网的实际用电量数据和定位信息,然后通过北斗天线传输给与主控终端连接的北斗通信模块,主控终端根据配电网的参数计算配电网的理论用电量数据,然后与实际用电量数据进行对比,当实际用电量数据与理论用电量数据差距超过设定阀值时,主控终端实现报警。
所述的现场电力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有配电网电能采集表、安装于配电网电能采集表上的北斗定位模块和与北斗天线连接的数据集合端,所述的配电网电能采集表、北斗定位模块均与数据集合端连接。
所述的配电网的参数包括有配电网内各设备的设备台账、设备类别和设备参数信息数据。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将偏远地区的用电量信息和定位数据通过北斗2号卫星传输给主控终端,主控终端将采集的实际用电量与理论用电量进行对比,实现报警;本发明实时定期监测分析,配电网用电量一旦发生异常,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根据传输给定位信息进行定点检修,保证了配电网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力数据采集和检测方法,首先将现场电力数据采集装置与北斗天线5进行连接,然后北斗天线4、主控终端5分别与北斗2号卫星6建立连接;现场电力数据采集装置采集配电网的实际用电量数据和定位信息,然后通过北斗天线传输给与主控终端5连接的北斗通信模块7,主控终端5根据配电网的参数(配电网内各设备的设备台账、设备类别和设备参数信息数据)计算配电网的理论用电量数据,然后与实际用电量数据进行对比,当实际用电量数据与理论用电量数据差距超过设定阀值时,主控终端5实现报警。
其中,现场电力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有配电网电能采集表1、安装于配电网电能采集表1上的北斗定位模块2和与北斗天线4连接的数据集合端3,配电网电能采集表1、北斗定位模块2均与数据集合端3连接;配电网电能采集表1采集配电网的电能数据,北斗定位模块2采集配电网的定位信息,然后多个配电网的电能数据和定位信息传输给数据集合端3进行数据整合后,发送给北斗天线4,北斗天线4通过北斗2号卫星6传输给与主控终端5连接的北斗通信模块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兴泰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兴泰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38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