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膀胱内压力测量反映腹内压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4037.2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9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3 | 分类号: | A61B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膀胱压 尿液量测量 膀胱 测量装置 腹内压 测量 膀胱内压力 导尿管 尿液量 计时 称重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周期性测量 控制器 电磁阀 引流袋 主控板 换算 考克 尿液 排空 显示屏 连通 感染 痛苦 重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膀胱内压力测量反映腹内压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1)排空膀胱内液体;2)测量单位时间膀胱内产生的尿液量,获得尿液产生的速度;3)计算膀胱内尿液量产生累积至50毫升所需的时间,并开始计时;4)计时完成后,测量得到膀胱压,并换算成腹内压;5)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周期性测量;还包括导尿管、尿液量测量装置、膀胱压测量装置、主控板、显示屏、控制器,导尿管分别与尿液量测量装置、膀胱压测量装置连通,尿液量测量装置包括出尿电磁阀、引流袋、称重传感器,膀胱压测量装置包括鲁尔考克阀、压力传感器。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患者痛苦和感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过膀胱内压力测量反映腹内压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升高及其对心肺功能、腹内重要脏器(如肾脏、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已成为重症医学科及外科医生关注的研究课题,腹内压监测也逐渐成为重症患者的监测项目之一,通过膀胱压的监测,及时了解病人腹内压的变化,可以反映诸如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yndrome)等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预后判断,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目前,临床中对于腹腔压力的监测方法有以下几种:直接测压法,直接测压法是指在腹腔内放置一根导管或粗针头,利用水压计或压力传感器来直接测量腹压,也可以采用腹腔镜气腹机,或者利用植入充气气囊直接进行腹压的测定;间接测压法,间接测压法是指通过测量直肠、胃、下腔静脉及膀胱的压力间接测量腹压,其中膀胱间接测压方法简单、实用,被称为是腹压间接测定法中的黄金标准,具体的测量方法是要先排空膀胱,再注入生理盐水后连接压力传感器,然后取耻骨联合处作为零点,呼气末进行测量。
然而,现有的腹腔压力监测方法存在以下缺陷:直接测压法虽然测压准确,但因存在有创伤和易感染的风险而无法有效推广;间接测压法在每次测压之前都需要向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并只能间隔测压且易于进气、漏气,反复操作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被感染的风险,且其间断测量费时费力,影响医务人员及时了解病人腹腔压力变化情况,甚至延误实施抢救的最佳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腹腔压力间接测压法需要向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并只能间隔测压且易于进气、漏气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减少患者痛苦和感染风险的通过膀胱内压力测量反映腹内压的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通过膀胱内压力测量反映腹内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排空膀胱内液体;2)测量单位时间膀胱内产生的尿液量,获得尿液产生的速度;3)计算膀胱内尿液量产生累积至50毫升所需的时间,并开始计时;4)计时完成后,测量得到膀胱压,并换算成腹内压;5)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周期性测量。本方案利用患者自身产生的尿液来测量膀胱压,对患者来说是不必向膀胱内输液的,减少了感染风险;膀胱容量在一定范围,如充盈量为50毫升时,被认为是一种被动的储存库,具有较高的顺应性,类似于一个被动的膈肌,可以传递腹腔内的压力而不附加任何一点来自自身逼尿肌肉的压力,可以较为准确地反应腹内压,因此只要在排空膀胱内液体后对患者自身的产尿速度进行测量,可获得患者膀胱内尿液量产生累积至50毫升所需的时间,然后按时间进行膀胱压测量,重复几次后,可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
作为优选,将步骤4)中所得的膀胱压或者腹内压与正常值对比,判断是否升高或者降低,并在判断为是时发出报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4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