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清除甲醛的耐热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4498.X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5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高磊;李强;罗明华;辛敏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25/12;C08K13/02;C08K3/34;C08K5/3445;C08K3/22;C08K3/08;C08K5/3492;C08K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陈少凌 |
地址: | 2011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醛 含量降低 制备 甲醛清除剂 甲醛清除 耐热ABS 耐热剂 母粒 挥发性有机物 双螺杆挤出机 封闭空间 挤出造粒 甲醛散发 控制材料 主喂料口 挤出机 重量份 后段 粒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除甲醛的耐热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包含以下组分及重量份:ABS树脂75~95份,耐热剂4~20份,甲醛清除母粒0.5~5份,甲醛清除剂0.1~1份,其他助剂0.5~1份。制备时,将ABS树脂、耐热剂和其他助剂混合;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主喂料口加入,在挤出机后段加入甲醛清除母粒和甲醛清除剂,挤出造粒,即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粒子的甲醛含量降低40%,同时可以使封闭空间内的甲醛含量降低50%以上,同时其它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降低10%~20%,从而达到长期控制材料的甲醛散发,并且抑制空间内部的甲醛含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清除甲醛的耐热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是一种高光泽度,耐化学腐蚀、高耐热、易加工、优良尺寸稳定性等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在电子电气、汽车、家用电器、办公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车辆和人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每天在车内的平均时间为2小时以上。车内的空气质量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也很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车内主要的散发物为苯系物和醛类,甲醛对人体的伤害又尤为严重,如何降低车内环境的甲醛含量,目前是整个车辆行业链,尤其是上游材料供应商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的专利。比如:CN104761877A这篇专利采用了一种物理吸附剂来改善材料的散发性;CN104592729A这篇专利采用了粘土和凹凸棒作为吸附剂;CN103740039A这篇专利采用了液体萃取剂萃取挤出过程中的小分子,来改善材料的散发性。目前很多的改善散发性的方法大多是通过物理吸附或者萃取脱除的方法来改善材料的散发性。物理吸附,在短期室温下,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吸附和脱除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在高温或者长期使用的时候,物理吸附的物质还是会散发出来,危害人体健康;而萃取脱除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材料内的散发性物质,但是仅仅是挤出过程中可以改善,材料在后期加工,比如注塑后,材料由于热氧降解的作用,又会散发出小分子物质,从而导致散发性的大幅度升高。现在的大多数专利和报道都是致力于降低本身的散发性水平,通过降低散发物基数减少最终制品的排放,很少有主动对散发性物质进行控制的汽车内饰用材料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和应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自清除甲醛的耐热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方面采用了硅藻土和多孔蒙脱土作为物理吸附剂,由于其为多孔结构,因此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对于挥发性的物质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甲醛捕捉剂的附着;另一方面,采用了甲醛捕捉剂,可以和甲醛的醛基发生反应,从而将甲醛固定下来减少其排放。通过密炼机的处理,利用强剪切力,可以将甲醛捕捉剂固定在物理吸附剂,从而达到长期降低散发性的效果。同时,通过侧喂的方式还加入了甲醛去除剂,利用环境中的紫外线,催化甲醛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消除其危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清除甲醛的耐热ABS材料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所述甲醛清除母粒包括物理吸附剂和甲醛捕捉剂。所述甲醛清除母粒是将物理吸附剂、甲醛捕捉剂和助剂A置于密炼机中在150~260℃、10~60rpm转速的条件下进行剪切共混、造粒而得的。
优选的,所述甲醛清除母粒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物理吸附剂 75~95份,
甲醛捕捉剂 5~25份,
助剂A 0.5~1份。
优选的,所述物理吸附剂为硅藻土、多孔蒙脱土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44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盖
- 下一篇: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