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肠腺癌的诊治标记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4503.7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3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刚;任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01N33/68;G01N33/574;A61K45/00;A61K48/00;A61K31/713;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肠 腺癌 诊治 标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肠腺癌的诊治标记物SLC26A9。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SLC26A9在转移直肠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通过检测SLC26A9的表达水平可以预判直肠腺癌转移的风险、诊断直肠腺癌是否发生转移、判断直肠腺癌是否复发,本发明同时公开了SLC26A9基因在制备抑制/预防直肠腺癌转移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SLC26A9基因在直肠腺癌诊断、治疗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直肠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直肠腺癌普查的开展,直肠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且由于直肠腺癌早期大多数没有特殊症状或根本没有症状,因此直肠腺癌的诊断常被延误。当贫血、消瘦、便血、腹痛等肿瘤症状出现时,癌症常常已经到了中晚期。直肠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直肠腺癌患者每年新增约123万人,其中约有60万患者死亡。直肠腺癌生物学行为复杂,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的过程。
目前临床上直肠腺癌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直肠指检、血CEA检测、粪便隐血检查、直肠镜或结肠镜检查、盆腔磁共振检查、腹盆腔CT、直肠镜内B超、胸部CT或胸部X线检查。而临床上的治疗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等的综合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根据癌肿所在部位、大小、活动度、细胞分化程度、术前的排便控制能力及术前临床分期等因素进行局部切除,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经腹直肠癌切除术,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
直肠腺癌早期临床症状隐匿,不易发现,大多患者就诊时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有报道表明,早期直肠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90%,而晚期患者仅为15%。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直肠腺癌患者高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研究者不断探索直肠腺癌新的生物标志物,以对传统肿瘤标志物进行有效补充,从而对直肠腺癌患者的病情监测、预后判断以及实施个体化综合治疗,而且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肠腺癌的诊治标记物,为直肠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分子手段。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SLC26A9在制备抑制或预防直肠腺癌转移、侵袭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的药物包含SLC26A9基因和/或其表达产物的抑制剂。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抑制剂包括:通过干扰RNA抑制SLC26A9基因表达的双链核糖核酸,或基于SLC26A9抗原蛋白的肿瘤疫苗,或用于抑制SLC26A9蛋白活性的蛋白质。
优选的,所述抑制剂是针对SLC26A9基因的siRNA。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直肠腺癌转移、侵袭的药物,所述药物包含SLC26A9基因和/或其表达产物抑制剂。所述抑制剂包括抑制SLC26A9基因表达的物质、抑制SLC26A9基因表达产物稳定性的物质、和/或抑制SLC26A9基因表达产物活性的物质。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抑制剂包括:通过干扰RNA抑制SLC26A9基因表达的双链核糖核酸,或基于SLC26A9抗原蛋白的肿瘤疫苗、或用于抑制SLC26A9蛋白活性的蛋白质。
本发明的药物还可与其他治疗直肠腺癌的药物联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一方面,本发明所述的“抑制或预防直肠腺癌转移、侵袭的药物”包含SLC26A9基因和/或其表达产物的抑制剂。所述抑制剂包括抑制SLC26A9基因表达的物质、抑制SLC26A9基因表达产物稳定性的物质、和/或抑制SLC26A9基因表达产物活性的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4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