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位置实时更新与路段属性的车载导航装置与导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5032.1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飞;刘晓华;刘四奎;汤夕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闫东伟 |
地址: | 2100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位置 实时 更新 路段 属性 车载 导航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车载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GIS地图数据,并据此生成数字路网地图加载到车载导航终端;
步骤2、车载导航终端的显示器上显示所述数字路网地图,并获取当前的地理位置信 息;
步骤3、车载导航终端接受用户指令获取用户的导航目的地信息;
步骤4、车载导航终端根据所述目的地信息以及当前的地理位置信息采用深度优先遍 历算法来规划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具有权重的可选路径,前述可选路径以时间作为权重,并 且可选路径的路径权重满足设定的范围;
步骤5、输出路径权重最小的N条可选路径,5≥N≥3;
步骤6、根据用户选择或者预先设定的导航模式偏好,确定导航路径,并在车载导航终 端上以语音、图像中的至少一种形式反馈给用户;
步骤7、在导航过程中实时更新用户当前最新的地理位置信息,并据此在数字路网地图 上确定剩余的导航路径;
步骤8、从数字路网数据中获取剩余导航路径中所有路段的路段宽度数据,响应于任何 一个路段的路段宽度与车辆宽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设定的通过阈值,则将该路段的路段信 息提供给用户进行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方法中,在步骤3中,所述的 导航目的地信息包括导航目的地的路网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方法中,在步骤3中,所述的 导航目的地信息包括导航目的地的名称信息,并且在步骤4中匹配该名称信息所对应的路 网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步骤1中,所述数字路网地图 的生成包括以下步骤:
在GIS地图中,以每个路口作为顶点,以每个路段作为边,构建一个有向图,在该有向图 中,对于每一对顶点vi和vj,都存在一条从vi到vj的路径和一条从vj到vi的路径,并且,对于 给定的任意两个顶点,存在2点之间的一条简单路径,该简单路径是指路径上经过的各个顶 点均不互相重复;
以所述有向图中的所有路段ID、路段的上游路口、路段的下游路口信息来存储该图,其 中,上游路口和下游路口分别代表了图的顶点,路段是图的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步骤4中的具体实现包括:
根据当前的地理位置信息在所述数字路网地图上找到该位置最邻近的顶点v;
从数字路网地图的顶点v出发,访问此顶点,然后依次从v的未被访问的邻接点出发深 度优先遍历图,直到所有与v有通路的顶点都被访问到;
若此时图中还有未被访问的顶点,则选择该未被访问的顶点为起点,重复上述步骤,直 到图中所有的顶点均被访问到;
找到所有从顶点v出发,到达导航目的地d的所有路径;
在前述所有的路径中,每条路径以时间为权重,所得的可选路径的路径权重满足设定 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步骤4中,深度优先遍历图的 过程包括:
设x是当前被访问顶点,在对x做过访问标记后,选择一条从x出发的未检测过的边(x, y):若发现顶点y已访问过,则重新选择另一条从x出发的未检测过的边,否则沿边(x,y)到 达未曾访问过的y,对y访问并将其标记为已访问过;然后从y开始搜索,直到搜索完从y出发 的所有路径,即访问完所有从y出发可达的顶点之后,才回溯到顶点x,并且再选择一条从x 出发的未检测过的边;
上述过程直至从x出发的所有边都已检测过为止,此时,若x不是出发点,则回溯到在x 之前被访问过的顶点;否则图中所有和出发点有路径相通的顶点即从出发点可达的所有顶 点都已被访问过,若图是连通图,则遍历过程结束,否则继续选择一个尚未被访问的顶点作 为新源点,进行新的搜索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方法中,前述设定的通过阈 值为车辆本身宽度的0.2-0.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50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