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移动吸附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5074.5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3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吕小明;陈爱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02 | 分类号: | A47L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源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4 | 代理人: | 冯德魁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吸附 机器人 | ||
一种自移动吸附机器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上设有控制单元及吸附单元,所述自移动吸附机器人通过吸附单元吸附于工作表面,所述吸附单元包括真空源和设置在机体底面的进风口,所述吸附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自移动吸附机器人底部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机体底部围设成一密封腔(7),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真空源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密封件环绕在所述第一密封件外侧,所述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的材质不同。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使得自移动吸附机器人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并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密封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移动吸附机器人,属于小家电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擦窗机器人广泛进入到人们的家庭中使用,其是否安全节能成为衡量擦窗机器人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公告号为CN 20407198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器人,其负压室由底座、被清洁表面和抹布围设而成,通过风机对负压室抽真空,使清洁机器人吸附在被清洁表面。由于其采用抹布作为负压室的密封机构,相比于使用密封垫圈之类的密封材质,负压室达到真空度较差,风机需要持续保持大功率运行,才能使负压室具有足够的负压,因此这种擦窗机器人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移动吸附机器人,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且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材质或密封宽度不同,使得自移动吸附机器人能适用不同的工作表面,如第一密封件失效时(碰到小裂缝或粗糙工作表面),第二密封件起作用,保证自移动吸附机器人不从工作表面跌落而损坏。进一步的,利用负压感测器检测密封腔内的气压,使得自移动吸附机器人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并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密封方式,在确保产品的使用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擦窗机器人的节能效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移动吸附机器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控制单元及吸附单元,所述自移动吸附机器人通过吸附单元吸附于工作表面,所述吸附单元包括真空源和设置在机体底面的进风口,所述吸附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自移动吸附机器人底部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机体底部围设成一密封腔,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真空源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密封件环绕在所述第一密封件外侧,所述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的材质不同。
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密封性小于第一密封件,或者,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密封宽度小于第二密封件的密封宽度。
为了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便于自移动吸附机器人行走,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刮条,所述刮条包括固定部和挂刷部,所述机体底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侧壁设有凸板,所述固定部卡合固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密封件为清洁件,所述清洁件包括擦拭布和弹性密封层。
为了提高密封腔的密封效果,所述刮条突出于机体底面的高度高于清洁件突出于机体底面的高度。
为了确保刮条和清洁件能够使密封腔密封,所述机体上设有行走单元;所述第一密封件突出于机体底面的高度与行走单元突出于机体底面的高度差为△h1,所述第二密封件突出于机体底面的高度与行走单元突出于机体底面的高度差为△h2,其中,△h1≥1mm,△h2≥1mm。
根据需要,所述行走单元为滚轮或履带行走机构。
为了方便行走,所述机体的底面为方形。
优选的,所述机体包括外模块和内模块,所述内模块可旋转的嵌设于外模块上,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内模块的底部,所述第二密封位于外模块的底部。
当所述工作表面光滑时,所述第一密封件作为密封介质使自移动吸附机器人吸附于工作表面;当所述工作表面不光滑或者所述第一密封件无法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二密封件作为密封介质使自移动吸附机器人吸附于工作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50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