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刮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5773.X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0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安在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KCW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S1/38 | 分类号: | B60S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功勋 |
地址: | 韩国大邱广域***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刮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刮器,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弹簧的载荷传递雨刮器。
背景技术
通常,雨刮器用于在汽车行驶时清除异物、积雪、雨水或类似物,防止驾驶员的前方视野变糟。当发动机驱动连接到雨刮臂上的连杆机构时,雨刮器以扇形进行重复的往复运动。
在传统的雨刮器中,一对金属烘烤板被耦合至橡胶制的雨刮条上。烘烤板被多个轭部件支撑。轭部件通过多个杠杆与彼此相连接。
这时,关于传统雨刮器,通过别针或铆钉,轭部件和副杠杆被可旋转地耦合至彼此,副杠杆被可旋转地耦合至彼此。具有小的摩擦系数的垫片或类似物被耦合到耦合部分以减少摩擦阻力。因而,构成雨刮器的部分的数量多达20且至少为15。由于传统雨刮器使用金属主杠杆和金属副杠杆,雨刮器是沉重的。
当雨刮器被安装在车辆中时,具有多部件和大重量的雨刮器向车辆的雨刮臂和玻璃表面施加负荷。因此,产品会发生故障且寿命会被缩短。因此,需要发展一种具有优秀可装配性的轻型雨刮器。
发明内容
一方面,一种雨刮器包括:固定于雨刮臂“A”的主杠杆110;连接到主杠杆110上的副杠杆120-1和120-2;连接主杠杆110和副杠杆120-1和120-2的连接构件140-1和140-2;被耦合至主杠杆110和副杠杆120-1和120-2上的多个轭杠杆130-1,130-2,130-3和130-4,以及由多个轭杠杆130-1,130-2,130-3和130-4支撑的雨刮条150。连接构件140-1和140-2可包括:底部142;以及延伸至底部142并被分别插入及固定至主杠杆110和副杠杆120-1和120-2上的一对固定部分144。
此外,底部142可具有拱形形状。
主杠杆110和副杠杆120-1和120-2可包括固定槽115-1,115-2,125-1和125-2。成对的固定部分144分别被插入及固定至固定槽115-1,115-2,125-1和125-2,从而主杠杆110可被连接至副杠杆120-1和120-2。
此外,成对的固定部分144可包括弹性突起141。
主杠杆110和副杠杆120-1和120-2可分别包括将突起卡合及紧固的卡扣突起。
此外,连接构件140-1和140-2可由弹性材料制成。
此外,连接构件140-1和140-2可以是片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雨刮器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雨刮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用来描述组件之间耦合关系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雨刮器的爆炸图;
图4a和4b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雨刮器中主杠杆和副杠杆之间被放大的耦合部分的结构图;
图5a和5b是显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雨刮器的一个组件的连接构件的形状的图;以及
图6是用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雨刮器中力传递原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显示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并将参照附图被提供。实施例将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的足够的细节被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互不相同且无需互斥。以下详细说明并不受限制。如果被足够的描述,本发明的范围仅受限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所有相等物。图中相似的标记表示在许多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内容中,能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理解并轻易地实施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以避免使本发明的主题不清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雨刮器100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雨刮器100包括主杠杆110,副杠杆120和雨刮条150。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雨刮器100被连接到雨刮臂(未示出)的一端并接收来自雨刮臂在车辆玻璃表面方向上的压力。雨刮臂通过发动机以预定角度实施扇形往复动作。从而,雨刮器100与车辆玻璃接触擦拭车辆玻璃。也就是说,为了在施加压力与车辆玻璃密切接触时擦拭,从雨刮臂增加的压力负荷应当被传递到雨刮条150的整个长度上。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雨刮器100,压力负荷通过用于连接主杠杆110和副杠杆120的连接构件而不是传统的竞技型(tournamenttype)连接被传递到雨刮条150的两端。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采用能够有效传递压力负荷的连接构件的雨刮器100,零件例如轭杠杆的数量可被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CW株式会社,未经KCW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57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