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安全硬件装置、系统及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6076.6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4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任鸣;柏向锟;李远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邦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6K19/0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智能 安全 模块 硬件 装置 系统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及其工作方法、安全硬件装置,该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包括:微控制单元和智能IC芯片,微控制单元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预设通信接口,该预设通信接口作为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的外围接口,微控制单元与智能IC芯片通过第一预设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微控制单元用于负责微控制单元与智能IC芯片之间数据的解析转译。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智能IC芯片上设置用于进行数据解析转译的微控制单元,并将微控制单元上的预设通信接口作为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的外围接口,从而提升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的接口兼容性。此外,由于智能IC芯片被封装在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内以形成了半封闭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了智能IC芯片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安全硬件装置、系统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嵌入式产品已经日益普及,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包括:智能IC芯片1,智能IC芯片1的通信接口2作为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的外围接口。当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嵌入至被嵌入硬件设备后,智能IC芯片1直接与被嵌入硬件设备的外围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在当前市场的技术应用中,凡涉及到智能IC芯片的嵌入式方案均需要遵循其接触式通信协议——ISO7816通信协议,即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的外围接口仅支持ISO7816通信协议,这使得需求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的被嵌入硬件设备的外围接口支持ISO7816通信协议,从而导致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的接口兼容性较差。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ISO7816通信协议是行业使用的唯一通信协议,有安全需求的设备使用时需要对大多数的被嵌入硬件设备进行符合行业规范的改进,这造成了整个安全硬件装置(包括: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和被嵌入硬件设备)实际开发周期的延长以及通信的不稳定。此外,当智能IC芯片进行维护和更新后,相应的被嵌入硬件设备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然而由于被嵌入硬件设备的结构相对复杂,以致升级过程中的工作量较大,且调整工作不容易进行,进而造成用户使用不便捷;与此同时,由于智能IC芯片通信方式的唯一和现实使用中各种硬件系统版本的频繁变更的冲突,则使得智能IC芯片必须处于开放环境,此处会造成实际通信中的数据容易被截获,导致智能IC芯片的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安全硬件装置、安全数据处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可有效提升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的接口兼容性,以及提升智能IC芯片使用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包括:微控制单元和智能IC芯片,所述微控制单元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预设通信接口,所述微控制单元与所述智能IC芯片通过第一预设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预设通信接口接收到的数据解析转译为适用于第一预设通信协议传递的数据,以及将从所述智能IC芯片接收到的数据解析转译为适用于所述预设通信接口进行传递的数据;
所述预设通信接口为所述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的外围接口。
可选地,所述预设通信接口包括:UART接口、SPI接口、I2C接口或USB接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通信协议包括:ISO7816通信协议。
可选地,所述智能IC芯片上连接有NFC天线,以实现所述智能IC芯片通过第二预设通信协议与外部设备进行非接触通信。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通信协议包括:ISO14443通信协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安全硬件装置,包括:被嵌入硬件设备和上述的嵌入式智能安全模块;
所述预设通信接口与所述被嵌入硬件设备的外围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邦达有限公司,未经金邦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6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