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叶提取物规模化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6328.5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0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段志鹏;安晓东;魏利华;杨香瑜;连运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16 | 分类号: | A61K36/16;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 |
地址: | 0572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叶 提取物 规模化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叶提取物规模化生产方法,属于天然植物提取物精制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银杏叶粉碎后经混合溶剂萃取,萃取液分离,上层萃取液回收溶剂,下层萃取液转一次浓缩脱溶残,得到一次浓缩物,一次浓缩物加入正丁醇进行纯化,得到水层和正丁醇层,将水层和正丁醇层产品分别浓缩干燥,得到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A和醇溶性银杏叶提取物B两种产品。该工艺简单,得率高、成本低,银杏黄酮含量高、银杏酸去除彻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植物提取物精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杏叶提取物规模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叶中含有天然活性黄酮及苦内酯等与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成份,具有溶解胆固醇,扩张血管的作用,对改善脑功能障碍、动脉硬化、高血压、眩晕、耳鸣、头痛、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等有明显效果。经国家卫生部门检测证明:饮用银杏茶可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血脂蛋白,减少体内贮存脂肪的作用。对于高血脂的调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辅助性防治以及肥胖型人群的减肥等有良好的功效,是预防治疗老年痴呆的理想饮品。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治、防心脑血管疾病最理想的药物成份。
银杏叶提取物经脱银杏酸后无毒副作用可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领域,目前国内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由于工艺技术方面的原因水溶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产品多为脂溶性,而脂溶性的银杏叶提取物在经济价值、应用面和人体吸收等方面均不如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
目前,关于提取银杏提取物的研究较多,通过检索,发现相关专利和文献内容如下:公开号为CN102772452A的专利中,以银杏叶或以普通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经有机溶剂水溶液提取,提取液浓缩回收溶剂,加水稀释后静置沉降,离心或过滤去除沉淀,清液用大孔树脂吸附,水洗去除杂质,有机溶剂水溶液解吸后直接上凝胶型氢键吸附树脂脱酸并冲洗,流出液和冲洗液浓缩干燥可得超低酸银杏叶提取物。该方法纯化过程需经过两次树脂处理、最少需要20个小时以上,耗时长,效率低;另一方面树脂会拦截部分有效组分,生产收率低。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4095889A 提供了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银杏叶为原料,经过醇或丙酮、水沉、大孔树脂柱纯化、煮沸水沉、大孔树脂柱二次纯化、冷藏沉淀、醇或丙酮低温水溶性精制制备银杏叶提取物。其产品具有水溶性、低酚酸、低花青素、低炽灼残渣的特点,其中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总黄酮醇苷≥24%、萜类内酯≥9.5%、炽灼残渣≤0.3%、原花青素≤0.3%、总银杏酚酸≤1ppm且冷水溶解度≥5%。该方法采用两步树脂柱法和两步沉淀法实现了提高银杏叶提取物的品质,过程繁琐,且树脂再生亦会无形中浪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本领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银杏叶提取物规模化生产方法,该工艺简单,成本低,改善了银杏叶提取物品质,得到水溶性和醇溶性较好的银杏叶提取物。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银杏叶提取物规模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银杏叶粉碎得到银杏叶粉,目数为20~60目;
(2)混合溶剂萃取:混合溶剂萃取粉碎后的银杏叶,过滤后得到萃取液;
(3)萃取液分离:萃取液在分离设备中静置分离;上层萃取液回收溶剂,下层萃取液转一次浓缩;
(4)一次浓缩及脱溶残:将下层萃取液浓缩,然后脱除溶残,得到一次浓缩物;
(5)分离纯化:一次浓缩物中加入正丁醇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水层和正丁醇层;
(6)二次浓缩及脱溶残:将水层和正丁醇层分别浓缩脱溶残得到水层和正丁醇层浓缩物;
(7)干燥:将水层和正丁醇层浓缩物分别干燥,得到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A和醇溶性银杏叶提取物B两种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63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