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禽蛋新鲜度蛋黄指数的测量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6834.4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7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刘彬;杨宁;毛罕平;武小红;张晓东;朱文静;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G0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禽蛋 新鲜 蛋黄 指数 测量 装置 及其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禽蛋新鲜度蛋黄指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软质接触盘(6-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可旋转主支架(2),所述可旋转主支架(2)通过滑动调节装置(7)与可上下调节次支架(3)连接,所述可上下调节次支架(3)通过左右移动调节装置(8)与竖直大测量杆(4)连接,所述竖直大测量杆(4)上安装有测量圆规(5),所述软质接触盘(6-1)设置在竖直大测量杆(4)下端,扣接在竖直大测量杆(4)下端端面处;所述竖直大测量杆(4)上设有第一活动连接槽(4-1),测量圆规(5)包括两个测量圆规脚(5-1)和水平测量杆(5-2),所述水平测量杆(5-2)固定在竖直大测量杆(4)上,且所述水平测量杆(5-2)上设有第二活动连接槽(5-5),所述两个测量圆规脚(5-1)的一侧通过第一活动连接点(5-3)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动连接槽(4-1)内,可以沿着第一活动连接槽上下活动;所述两个测量圆规脚(5-1)的另一侧分别通过第二活动连接点(5-4)安装在所述第二活动连接槽(5-5)内,可以沿着第二活动连接槽左右自由活动;,还包括一个自动测量单元,所述自动测量单元由压力传感器(6-2),第一指示灯(6-3)、第二指示灯(6-4)、第一滑动变阻器、第二滑动变阻器、第三滑动变阻器、单片机微处理器和显示屏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6-2)位于软质接触盘(6-1)和所述竖直大测量杆(4)之间,所述第一滑动变阻器的电阻部分放置在粗齿轨道(10)上,所述第二滑动变阻器的电阻部分放置在细齿轨道(12)上,所述第三滑动变阻器的电阻部分放置在第一活动连接槽(4-1)上,所述第一滑动变阻器、第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设置在可旋转主支架(2)上,所述第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设置在第一活动连接点(5-3)上;所述压力传感器(6-2)、所述第一指示灯(6-3)、所述第二指示灯(6-4)、所述第一滑动变阻器、所述第二滑动变阻器、所述第三滑动变阻器和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单片机微处理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禽蛋新鲜度蛋黄指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主支架(2)上设有粗齿轨道(10),所述滑动调节装置(7)由粗调装置和微调装置构成,所述粗调装置包括粗齿轮(8),粗齿轮(8)上设有第一螺旋轮(9),通过旋转所述第一螺旋轮(9)带动所述粗齿轮(8)在所述粗齿轨道(10)上转动;所述微调装置包括两个细齿轨道(12),可上下调节次支架(3)固定在两个细齿轨道(12)上,每个所述细齿轨道(12)上啮合有细齿轮(11),所述细齿轮(11)上设有第二螺旋轮(13),通过旋转所述第二螺旋轮(13)带动所述细齿轮(11)在所述细齿轨道(12)上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禽蛋新鲜度蛋黄指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上下调节次支架(3)上设有旋转螺纹,所述左右移动调节装置(8)包括移动螺母(8-1)和推动挡板(8-2),所述移动螺母(8-1)安装在所述推动挡板(8-2)上,所述推动挡板(8-2)安装在竖直大测量杆(4)上,所述移动螺母(8-1)通过与可上下调节次支架(3)上的旋转螺纹配合来带动所述推动挡板(8-2)移动,从而实现所述推动挡板(8-2)带动所述竖直大测量杆(4)沿可上下调节次支架(3)左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禽蛋新鲜度蛋黄指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测量圆规脚的底端均与所述软质接触盘(6-1)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禽蛋新鲜度蛋黄指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金属底座,所述底座(1)上还放置有有机玻璃盘(1-1)。
6.根据权利要求5 所述的一种禽蛋新鲜度蛋黄指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玻璃盘(1-1)为圆形,直径为20cm,边缘高度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68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