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纯性疱疹病毒I型UL18基因缺失减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7010.9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5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飞;任哲;程江;王巧利;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245 | 分类号: | A61K39/245;C12N1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纯性 疱疹病毒 ul18 基因 缺失 疫苗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纯性疱疹病毒I型UL18基因缺失 减活疫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 family),α疱疹病毒亚科(Alphaherpesvirinaefamily)。HSV病毒为双链DNA病毒,从 外到内含有囊膜、皮层、衣壳及基因组等四种病毒结构。HSV-1是单纯疱疹病毒的一种,主 要引起喉、口、眼、脸及神经系统的感染,可引起疱疹性脑炎,唇疱疹等多种疾病。有调查结 果显示,90%以上的人一生中均会受到疱疹病毒的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已成为世界上第 四大的传染性疾病。
HSV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是一个有序的复杂过程,按先后顺序HSV病毒的胞内增殖 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膜的表面;2)病毒穿过细胞膜;3) 病毒基因组进入细胞核内;4)病毒基因的表达;5)基因组DNA的复制;6)病毒核衣壳的组装; 7)病毒颗粒的形成;8)子代病毒的释放。HSV病毒在细胞内基因组DNA的复制是病毒产生致 病性的必须过程,若缺少该过程,将不能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从而严重减低对机体的致 病性。
目前临床上治疗HSV病毒感染的主要药物是以阿昔洛韦(ACV)为代表的核苷类 似物,为临床治疗HSV感染的“金标准”。此类药物均通过影响病毒DNA的复制过程而发 挥抗病毒作用,为HSV病毒复制过程特异性的抑制药物。这类药物在在上世纪80年代开 始ACV耐药株就有出现,且在接受骨髓移植病人、免疫缺陷人群和艾滋病人群体中更易 出现耐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药物还是核苷类似物,由于此类药物的过多应用,耐药的问 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发生耐药后没有很好的替代药物的治疗,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 的痛苦。目前并无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尤其是复发性感染的特效治疗方法,抗病毒药物常规 用药虽能缓解一些临床症状,但不能彻底清除体内潜伏的病毒,也不能减少复发次数,因此 迫切需要开发能有效防治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疫苗。
病毒减毒活疫苗是最为经典的疫苗形式,传统的减毒活疫苗主要是通过连续培养 筛选得到的,但这种方法耗时费力,用这种方法很难得到致病性降低的单纯疱疹病毒毒株。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253601.5公开了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基因重组减毒活疫苗及其制备方 法,该减毒活疫苗敲除了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基因组中的UL43、UL44、UL45、UL46和UL47基因。 该减毒活疫苗是敲除了其基因组中的复制或感染非必需基因片段,能够诱导机体的免疫应 答系统,及时清除感染的病毒,抑制感染的进一步发展,但其制备方法有诸多不足之处:(1) 选取拟敲除基因序列上下游700bp至2000bp的同源侧翼序列和荧光蛋白基因组成同源 重组框,由于目的片段太长使PCR扩增困难;(2)选择pShuttle-CMV载体,同源重组框整合到 拟敲除基因的正确位置效率偏低,成功机率不大;(3)用荧光蛋白基因代替拟敲除病毒基因 用于筛选鉴定,虽然此方法快速、简便,但最终未能将荧光蛋白基因去除,构建的减毒活疫 苗仍表达该蛋白。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减毒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复杂、成功效率偏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纯疱疹病毒I型UL18基因缺失 减活疫苗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制备得到减毒活疫苗,具有疫苗安全有效、不易发生 毒力回复等优点,可有效防治HSV-1的感染。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纯疱疹病毒I型UL18基因缺失减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S1单纯疱疹病毒I型UL18基因的同源重组敲除,得到不含UL18基因和外源基因的重组 菌株,所述同源重组敲除的重组敲除系统为包含BAC-HSV-1载体和pREDI重组质粒的宿主 菌;
S2BAC载体的切除及HSV-1UL18基因缺失减活疫苗的获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pREDI重组质粒的构建:设计启动子PrhaB的PCR扩增引物,PCR扩增得到PrhaB片 段;设计I-SceI的PCR扩增引物,PCR扩增得到I-SecI片段;将所述PrhaB片段和所述I-SecI 片段通过重组PCR连接,得到PrhaB-I-SecI片段;将所述PrhaB-I-SecI片段和pKD46λ-red recombinase载体连接,获得pREDI重组质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7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