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带管承插式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8093.3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2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晶;庄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凯升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3/02 | 分类号: | F16L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带管承插式 连接 结构 方法 | ||
1.一种钢带管承插式连接结构,包括钢带管(1)、插口接头(3)、密封圈(4)和承口接头(5),所述插口接头(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插口部(32),所述承口接头(5)包括第二连接部(51)和承口部(52),所述第一连接部(31)承插到钢带管(1)的一端内,所述第二连接部(51)承插到钢带管(1)的另一端内,所述密封圈(4)设在插口部(32)和承口部(5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接头(3)的第一连接部(31)、承口接头(5)的第二连接部(51)与钢带管(1)承插配合处外周套设有热收缩管(2);所述密封圈(4)由本体、挡环(41)和若干密封环(42)组成,所述挡环(41)由本体的一端部向轴中心方向延伸,所述密封环(42)在本体的外壁上向同一方向沿轴向倾斜延伸,相邻密封环(42)之间具有间隔,所述本体、挡环(41)和各密封环(42)为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管承插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管(2)可用明火加热,且加热收缩后的形状能与内侧承插配合处的形状形成紧密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管承插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的本体长度略小于插口部(32)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带管承插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42)的高度由挡环(41)所在端部朝一端部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钢带管承插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42)的截面为三角形。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管承插式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插口接头(3)的第一连接部(31)承插到钢带管(1)的一端内,将承口接头(5)的第二连接部(51)承插到钢带管(1)的另一端内;
步骤二,通过热熔挤出焊接方式,填料连接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51)与钢带管(1)承插配合处的四周缝隙;
步骤三,将热收缩管(2)套在步骤二所形成的焊缝上并用明火烘烤,使热收缩管(2)焊粘在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51)与钢带管(1)承插配合处;
步骤四,从插口接头(3)的插口部(32)顶端套入密封圈(4),再将插口部(32)连同密封圈(4)插入到承口部(52)内,在插入过程中,间隙给密封环(42)变形提供了空间,使得密封环(42)的变形量大,当插入完成后,在密封环(42)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密封环(42)与承口部内壁(52)紧密接触,完成钢带管承插式连接结构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凯升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凯升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80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故障电流超导限制器
- 下一篇:一种塑料圆形管夹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