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玉米高产的技术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1008133.4 申请日: 2015-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5612994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1
发明(设计)人: 石秀斌;石永华;常永才 申请(专利权)人: 全椒县豫花花生专业合作社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C21/00
代理公司: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吴奇
地址: 2395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促进 玉米 高产 技术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玉米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玉米高产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大约有470多年。目前我国播种面积在3亿亩左右, 仅次于稻、麦,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全世界热带 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为一重要谷物。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肴,如玉米烙。 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好的种植模式可以推动一个产业化的 发展,传统的玉米在种植时,株距及穴种都是单株种植,因此产量相对较为 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技术方法科学合理,化控技术 完善合理的促进玉米高产的技术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促进玉米高产的技术方法,包括前期的密植点播、中期的苗期管理 和后期的定项化控,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期的密植点播前先整地基,然后亩施基肥865kg,畦宽1.6m, 深沟饱畦,沟深18-22cm,沟宽24-26cm,点播规格为3行,每穴播种2-4粒, 畦边预留20cm,行距60cm,株距45cm,粒播深度为6-7cm;

所述的中期苗期管理在玉米苗长至10-15cm时,喷施25%噻嗪酮,防治灰 飞虱,预防发生玉米粗缩病,亩用量50g,隔5天喷一次,连喷3-5次;

所述的后期定项化控在玉米长至7-9叶片,株高1.1-1.3m时,气温在 25-35℃,地面湿度在70%时期,进行一次叶面肥喷施,亩施量30kg。

所述的前期的密植点播时采用的底肥通过使用基肥10份,尿素13份, 锌肥160份进行混合复配制成。

所述的底肥为含N15%、P15%、K15%的复合肥。

所述的后期定项化控中采用的叶面肥通过使用:玉米控旺剂28-32份、 硫酸锌38-42份、氮1-2份、磷1-2份、钾2-4份、钙1-2份、镁3-5份、 硫1-2份、硼2-4份、铁1-2份、锌2-4份、锰1-2份、钼1-2份、水360-400 份进行复配制成。

选用同样的田块,采取同样施肥,单株种植时:过于稠密,形成苗荒苗, 秸秆细长,易倒伏,玉米穗小,产量低;

单株聚集成双株,形成集盘根下扎,增强抗倒性,集双株密植疏距,梳 理了田间气流指数,密植疏距,增强了序列光照,也促进了植物生长生机, 双株密植,增长了苗株数50%,也实现了亩增产幅度,实施中期苗期管理后, 改变了1株1穗的低产状况,增长了根围1-2层,促使固着力增强,进而优 化了抗倒力,同时后期定向化控后,植株生长缓慢,节位下移40厘米左右, 株高缩短40-50厘米,天花粉和穗樱间距缩短,有效地提高了受粉率,穗粒 空脱粒极少,结实粒可达99.7%,化控后营养倾向生殖生长,双株4穗率占 35%,粒大穗长又整齐,一级穗50%(长27厘米)二级穗45%(长21厘米), 三级穗5%(长13厘米),完善了高效增产的目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方法简洁明了,肥料的配比合理,成本低廉, 原料易得,使用的原料均无污染的原料,不含任何有毒成分,化控使得玉米 高产,双株直接生长,即可增产翻倍,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从而提高了农户 的经济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促进玉米高产的技术方法,包括前期的密植点播、中期的苗期管理 和后期的定项化控,前期的密植点播前先整地基,然后亩施基肥865kg,畦宽 1.6m,深沟饱畦,沟深18-22cm,沟宽24-26cm,点播规格为3行,每穴播种 2-4粒,畦边预留20cm,行距60cm,株距45cm,粒播深度为6-7cm;中期苗 期管理在玉米苗长至10-15cm时,喷施25%噻嗪酮,防治灰飞虱,预防发生玉 米粗缩病,亩用量50g,隔5天喷一次,连喷3-5次;后期定项化控在玉米长 至7-9叶片,株高1.1-1.3m时,气温在25-35℃,地面湿度在70%时期,进 行一次叶面肥喷施,亩施量30kg。

基肥通过使用含N15%、P15%、K15%的复合肥10kg,尿素13kg,锌肥160kg 进行混合复配制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椒县豫花花生专业合作社,未经全椒县豫花花生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8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