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增强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8502.X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4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张荣福;印玲;赵亚红;陆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瀚氏模具成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13/06;C08K9/06;C08K3/22;C08K5/01;C08K5/09;C08K5/3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011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增强 pp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增强PP塑料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Poyropylene,PP)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 等包装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是目前世界高分子材料中用量最大、增长 速度最快的一类产品,主要是由于其原料来源多、价格低、材料性能优良、 电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同时又具有易于加工成型的优点。虽然PP优点 较多,但也有其不足,主要表现为韧性、耐低温、耐老化性能较差,且成型 收缩率大、易燃烧,同时由于其非极性的特点,使其与其它极性聚合物、无 机填料的相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作为注塑、纤维、薄膜等制品的原料或专 用料的应用。因此,为了拓展PP的应用领域,必须对PP进行改性,提高 其性能。
按改性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可将聚丙烯的改性方法分为物理改性和 化学改性;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共混增韧改性、填充增强改性、功能化改性和 阻燃改性。聚丙烯的物理改性主要通过加入其它聚合物、填料及相容剂,达 到改善材料性能的目的,包括共混改性、无机粒子增强增韧改性和阻燃改性 等。聚烯烃共混物研究和应用已得到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迅速发 展。
聚合物改性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无机粒子的填充改性。按尺寸大小,无机 粒子可分为微米粒子、纳米粒子和晶须粒子三类。无机粒子的填充改性方法 不仅能提高聚合物的刚度、硬度、模量、冲击韧性和热变形温度,还能降低 成本。由于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主要受填料粒子的粒径、形状、以 及基体与粒子间的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因此采用界面增韧剂或弹性体等与 无机刚性粒子共同增强增韧PP,能有效提高材料韧性,同时使材料也具有 较高的强度,最终实现PP增强与增韧。由此通过将无机粒子的超细化、纳 米化和表面功能化,使填料转变为功能填料,与弹性体协同增加聚合物的强 度与韧性已成为聚合物/无机填料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
微米级无机刚性粒子改善PP的韧性,可在不降低其拉伸强度和刚性的 同时,还能提高材料抗冲性能和热变形温度。纳米材料与技术从20世纪90 年代开始兴起,逐渐使无机填料粒子向纳米化和功能化方向发展。纳米粒子 填充聚合物必须实现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在纳米尺度上的均匀分散,才能达到 较好的增强、增韧效果。因此,采用纳米粒子改性聚合物,应当进行适当的 表面处理,降低粒子的表面能,并增加塑化过程中粒子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相 互作用,提高机械剪切力,最终达到纳米粒子均匀分散的效果。
抗菌塑料是一类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的新型材料,通常在塑料中添加一 种或者几种特定的抗菌剂而制得。正因为材料本身被赋予了抗菌性,用抗菌 塑料制成的各种制品具有卫生自洁功能,而且抗菌塑料的长效性可与制品使 用寿命同步,既方便又经济。抗菌塑料中用的抗菌剂可以分为有机和无机两 大类。有机抗菌剂包括多种传统的杀菌剂,以酸、酯、醇、酚为主要原料; 虽然杀菌力强。无机抗菌剂具有长效、耐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使之在塑料 抗菌剂的发展中备受重视。目前在塑料中使用的主要是Ag和Zn为主的金 属杀菌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增强PP塑料,强度高,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 供一种抗菌增强PP塑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抗菌增强PP塑料的制备方 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菌增强PP塑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PP树脂90-110份、丁二烯1-5份、9,10-二羟基硬脂酸1-5份、氧化锌 5-15份、偶联剂0.1-0.5份、抗菌剂0.3-0.7份。
优选地,所述的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 锆酸酯偶联剂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的偶联剂由40-60wt%N-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 硅烷和40-60wt%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抗菌剂选自香草醛、乙基香草醛类、酰基苯胺类、咪唑 类、噻唑类、异噻唑酮类、季铵盐类、双呱类、酚类化合物中一种或多种的 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瀚氏模具成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瀚氏模具成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8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