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高产丁酸和己酸的功能微生物菌群快速制备人工窖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8755.7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0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许正宏;沈才洪;陆震鸣;史劲松;王松涛;钱玮;马箭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R1/145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梁鑫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窖泥 功能微生物 菌群 快速制备 堆积发酵 发酵液 丁酸 己酸 新窖 梭状芽孢杆菌属 浓香型白酒 酿酒技术 优质窖泥 高品质 接种物 池窖 窖池 窖泥 控温 制备 白酒 应用 高产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使用梭状芽孢杆菌属产丁酸、己酸功能微生物菌群快速制备人工窖泥的方法。属于酿酒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功能微生物菌群快速制备人工窖泥的方法,应用该人工窖泥的窖池能生产高品质的浓香型白酒。本发明具体实施包括如下步骤:a、功能微生物菌群发酵液的培养;b、初培窖泥堆积发酵20~25天,控温在25~35℃;c、人工窖泥堆积发酵30~35天,即可得成品。本发明方法利用功能微生物菌群发酵液作为主要接种物之一,保护了优质窖泥资源,并可以快速获得高质量的人工窖泥,提高了新窖的白酒的品质。本发明为新窖池窖泥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酿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使利用高产丁酸和己酸的功能微生物菌群快速制备人工窖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窖池既是发酵容器,其中的窖泥又是酿酒功能微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窖泥中的微生物多为厌氧菌,其代谢产生的丁酸、己酸以及与乙醇生成的脂肪酸酯是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风味物质,因此窖泥的产酸呈味能力直接决定着窖池的质量,最终影响白酒酒质和酒体风格。窖泥中的产酸功能微生物是在生产过程中经过长年驯化、逐渐富集的,因此有业界有“百年老窖出好酒”的说法。
随着我国白酒产业规模的扩大,各酒企都兴建了相当数量的窖池,但是窖池中的功能微生物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人工窖泥的制备成了制约高品质白酒产量增加的主要限制因素。目前,人工窖泥制备过程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接种的老窖龄优质窖泥,由于优质窖泥的稀缺性,限制了窖泥的接种量,最终大大延长了人工窖泥的制备时间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产丁酸、己酸能力的功能微生物菌群培养,应用于人工窖泥的快速制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功能微生物菌群制备人工窖泥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半合成黄水培养基分别厌氧发酵培养梭状芽孢杆菌属产丁酸、己酸微生物,然后将培养液混合得窖泥产丁酸、己酸功能微生物菌群发酵液;
b、将pH值5.0的1:1黄水与水的混合液、功能微生物菌群发酵液、优质窖泥按照质量比4~5:1:1的比例混合,制成悬液;
c、按照质量比9~12:6:1把黄泥、封窖泥和大曲粉混匀,加入步骤b制得的悬液,控制该混合物含水率在45~50%之间;
d、将拌合完成的窖泥堆放,拍紧,密封厌氧发酵20~25天,即成初培窖泥;
e、将pH值5.0的1:1黄水与水的混合液、功能微生物菌群发酵液按照质量比4~5:1混合均匀;
f、按照质量比30~40:20:1把黄泥、初培窖泥和大曲粉混匀,加入步骤e制得的悬液,混匀制成窖泥混合物,控制窖泥混合物含水率在45~50%之间;
g、将步骤f得到的窖泥混合物对方,拍紧,密封发酵30~35天,即成人工窖泥。
其中,上述方法步骤a所述的高产丁酸和己酸的功能微生物菌为丁酸梭菌、酪丁酸梭菌或克氏梭菌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上述方法步骤a中所述的半合成黄水培养基的配方为:乙酸钠4~6g/L、硫酸铵0.3~0.7g/L、磷酸氢二钾0.2~0.6g/L、硫酸镁0.1~0.3g/L、酵母膏0.5~1.5g/L、半胱氨酸盐酸盐0.3~0.7g/L,溶解于水与黄水按体积比各占一半的稀释液中,pH值为5.5~6.5,灭菌即得。
其中,上述方法步骤a所述的梭状芽孢杆菌属产丁酸、己酸微生物的接种量为5~10%,发酵温度33~37℃,厌氧发酵培养的时间为7天。
其中,上述方法步骤d所述的初培窖泥的的密封厌氧发酵期间控制窖泥堆心发酵温度在25~3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未经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87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