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3D反模技术制备微球支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9015.5 | 申请日: | 2015-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魏坤;梁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02;A61L27/12;A61L27/16;A61L27/5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技术 制备 支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3D反模技术制备微球支架的方法。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石蜡支架模型,向支架模型中添加微球,使其填充支架的空隙。将支架进行烧结,使得微球之间相互粘结成为支架,将整个支架浸入汽油中溶解石蜡支架,通过乙醇清洗并置于室温干燥后最终得到微球支架。本发明得到具有较高孔隙率和孔隙连通率的微球支架,此方法也克服了3d打印技术对打印材料的粘度等性质的苛刻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修复微球支架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利用3D反模技术制备微球支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领域,用于骨修复的微球可以做成一定形状的支架。在骨组织修复领域,微球支架可以提供一定的机械强度。微球支架具有一定的孔隙率,有利于液体的流动,也为细胞提供了附着位点。在细胞培养实验中,载有特定药物的微球支架能够使细胞的存活率大大提升,同时也降低了死亡细胞的粘附。
在现有的技术当中,支架的制备方法主要为烧结法及粘结法等,通过其制备的支架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但普遍存在孔隙率及孔隙连通率较低的缺陷。3d打印技术制备的支架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孔隙连通率,但受到制备条件的限制,一定程度上不能制备复合材料的支架。
本发明即将此两种制备支架的方法结合,制备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孔隙连通率的微球支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3d打印技术先制备支架模型,然后将复合微球置于支架中通过烧结法使得微球之间粘结,再将支架模型通过溶解法去除,进而得到具有较高孔隙率和孔隙连通率的微球支架,此方法也克服了3d打印技术对打印材料的粘度等性质的苛刻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3D反模技术制备微球支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通过3Ds max软件构建支架模型,支架线条宽带和线条间距均为180~220μm,支架长宽高均在4mm至6mm之间;
2)将石蜡加热至52~55℃之间,加入打印料筒中,根据支架模型,制备石蜡支架,常温冷却1~3小时;
3)将0.8~1.2g 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溶于15~20ml CH2Cl2中,超声振动15~20min直至PLGA完全溶解;
4)称取0.09~0.11g的HMS(复合六方介孔硅)和0.09~0.11g β-TCP(β型磷酸三钙)置于步骤3)所得液体中,超声振动9~11分钟,直到均匀分散,得分散液;
5)称取2.8~3.2g PVA(聚乙烯醇)溶于280~320ml去离子水中,在PVA完全溶解后加入步骤4)所得分散液,并不断搅拌7~9小时;
6)搅拌停止后,将液体进行离心取出底部微球,用去离子水清洗4~6次,再把取出的微球进行冻干处理,去除微球中的水分,得到PLGA/HMS/β-TCP微球;
7)选取粒径为100~250μm的PLGA/HMS/β-TCP微球置于石蜡支架中,然后放置于温度为36~38℃的烘箱中加热10~14小时;
8)加热结束后将含有微球的石蜡支架置于汽油中超声20~40分钟,溶解石蜡支架;
9)超声结束后取出微球支架用无水乙醇洗涤4~6次,放置于36~38℃的烘箱中,使乙醇挥发至尽,得到干燥的3d微球支架。
优化地,一种利用3D反模技术制备微球支架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通过3Ds max软件构建支架模型,线条宽带和线条间距均为200μm。支架长宽高均为5mm。
2)将石蜡加热至54℃,加入打印料筒中,根据支架模型,制备石蜡支架。常温冷却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9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聚吡咯甲壳素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玫瑰精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