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餐厨垃圾连续厌氧消化氨氮耐受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9114.3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4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阮文权;赵明星;高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5/02 | 分类号: | C12P5/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耿晓岳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垃圾 连续 消化 耐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餐厨垃圾连续厌氧消化氨氮耐受性的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生物处 理技术、环保净化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推 进,我国餐厨垃圾的产量迅速增加,2012年达1.1亿吨。餐厨垃圾是典型的城市有机废弃物, 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质,具有含水率高、易腐烂等特点;若处理不当, 会产生不利的环境影响,尤其会引起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与传统的堆肥、填埋、焚烧等技术 相比,厌氧发酵更具有优势。厌氧发酵产沼气既能对固体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处 理,又能产生清洁能源进行资源化利用;同时发酵残渣因含有大量氮、磷,是很好的有机肥 料,可用于农业生产。同时,世界范围内的疯牛病及其他诸如猪流感、禽流感、口蹄疫等流 行性疾病的爆发,表明利用含有动物蛋白的餐厨垃圾作为饲料喂养反刍类动物及其它家禽, 并非明智的选择。因此,通过厌氧发酵技术处理餐厨垃圾是目前最为合适的处理方式之一。
但是,目前餐厨垃圾的连续厌氧消化存在技术缺陷,因餐厨垃圾中含量大量的蛋白质, 其分解代谢产生大量高浓度氨氮。有机物生物降解产生氨氮的量可以由化学计量式(1)进行 估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9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