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高炉喷吹煤粉粒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9306.4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0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才;杨杰康;陈元富;李建飞;毛林猛;孙勇;马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王远同;何晓钧 |
地址: | 6503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高炉 喷吹煤粉 粒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喷吹煤粉质量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高炉喷吹煤粉粒 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粉是煤燃烧和气化过程中重要的粉体原料,煤粉粒度作为煤气化工艺中反映 磨煤系统工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工艺上必须要加以严格的控制。其中,高炉喷吹煤粉粒度 问题一直是炼铁工作者关注的课题。煤粉的粒度对燃烧速度具有很大影响。粒度越小,燃烧 速度越快,利用效率越高。然而,粒度越小,则磨煤所消耗的电能就越多,制粉设备的磨损就 大。一般情况下,高炉喷吹煤粉要求粒度≤0.074mm的比例达到80%以上。随着富氧措施的 广泛应用和喷吹煤种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煤粉粒度的要求有所放宽。在保证高炉喷吹煤粉 利用率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煤粉粒度≤0.074mm的比例达到60%以上即可满足高炉生产要 求。这样可以节省电耗,降低制粉成本,提高磨煤机的台时产量,达到降低炼铁成本的目的。 因此,煤粉的筛分质量和准确率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优化和完善煤粉粒度的测定 方法,有效提高煤粉粒度测定的准确性、筛分效率和筛分煤粉的质量,为炼铁生产提供附合 性强、准确、可靠的工艺参数,对炼铁生产的正常运行及煤粉质量的稳定提升,无疑都具有 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其他常见的粉体物质比较,煤粉属于粘附性粉体,易团聚,不易分散,对其进行 粒度分析时,常出现因其分散效果不好而引起测量结果偏差大、数据重现性不好等问题。为 此,研制开发一种准确测定高炉喷吹煤粉粒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高炉喷吹煤粉粒度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采集:105℃烘干待测煤粉;
(2)干筛:取300g烘干后的煤粉放入孔径为0.074mm的标准筛中筛分2~3min;
(3)湿筛:将所述0.074mm标准筛移至水盆中振荡洗涤,当水混浊后,就换一盆清水继 续洗涤直至水不再混浊,然后将标准筛中>0.074mm的煤粉取出烘干;
(3)称量计算:粒度>0.074mm的煤粉称重,计算粒度≤0.074mm的煤粉的质量分数,重复 测定2次,取其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w≤0.074mm=(300-m>0.074mm)/300×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 导所做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高炉喷吹煤粉粒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采集:105℃烘干待测煤粉;
(2)干筛:取300g烘干后的煤粉放入孔径为0.074mm的标准筛中筛分2~3min;
(3)湿筛:将所述0.074mm标准筛移至水盆中振荡洗涤,当水混浊后,就换一盆清水继 续洗涤直至水不再混浊,然后将标准筛中>0.074mm的煤粉取出烘干;
(3)称量计算:粒度>0.074mm的煤粉称重,计算粒度≤0.074mm的煤粉的质量分数,重复 测定2次,取其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w≤0.074mm=(300-m>0.074mm)/300×100%。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方法通过完善煤粉粒度的检测方法,有效提高了煤粉粒度测定 的准确性、筛分效率和筛分煤粉的质量,环境条件和人身健康也得到改善。为煤粉制备工艺 的有效调整,炼铁生产的正常运行及煤粉质量的稳定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炼铁 生产提供了附和性强,准确、可靠的工艺参数,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实施例1: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测定高炉喷吹煤粉粒度
105℃烘干待测煤粉;取300g烘干后的煤粉,放入直径200mm,孔径为0.074mm的标准 筛中筛分3min;再移至水盆中振荡洗涤,当水混浊后,就换一盆清水继续洗涤直至水不再 混浊,然后将标准筛中>0.074mm的煤粉取出烘干;烘干后称重,根据公式计算粒度≤ 0.074mm的煤粉的质量分数,重复测定2次,取其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w≤0.074mm=(300-m>0.074mm)/30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93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