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条斑星鲽的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9384.4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4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圣聪;于德强;张涛;袁旭;包玉龙;熊再峰;王兰女;孟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A23K10/2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驯化 条斑星鲽 水产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 引种 育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条斑星鲽的驯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引种的步骤、驯化的步骤、育种的步骤,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通过本发明的驯化方法使条斑星鲽可以人工养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条斑星鲽的驯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条斑星鲽是冷温性大型底栖鱼类,体形呈长卵形,身体侧扁,左右不对称,两眼位于头部右则,口中等大,隶属鲽形目、鲽科、星鲽属。俗名黑条鲽、摩氏星鲽。条斑星鲽自然资源匮乏,主要分布于日本茨城县以北到鄂霍茨克海以南海域,在日本三陆湾海与北海道海域可捕到。我国黄渤海亦有分布,但数量极少。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成功养殖条斑星鲽的案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人工驯化,使条斑星鲽可以人工养殖。
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野生条斑星鲽的驯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引种的步骤、驯化的步骤、育种的步骤,所述引种的步骤为筛选≤1龄的野生条斑星鲽、1~3龄的野生条斑星鲽和≥3龄的野生条斑星鲽;
所述≤1龄的野生条斑星鲽的形态特征为:
体形呈长卵形,两眼位于头部右侧,体色纯正;
背鳍、臀鳍及尾鳍两侧间隔排列着轮廓清晰、形状相似、比例一致的黑色条带状斑纹;
所述1~3龄的野生条斑星鲽的形态特征除与≤1龄的野生条斑星鲽的形态特征外还有:
左右侧线在胸鳍上方呈弧状,弧长/弧高=2.3~2.5;
背鳍始于上眼瞳孔前部;
所述≥3龄的野生条斑星鲽的形态特征除与1~3龄的野生条斑星鲽的形态特征外还有:
体长/体高>1.6。
本发明所述驯化的步骤优选为养殖条斑星鲽的海水温度由捕捞温度调节至13~18℃,日调节温度不超过5℃,盐度30~32‰,溶解氧7~8mg/L,氨氮小于0.2mg/L,亚硝酸盐小于0.1mg/L,流水量由500~600%降至300~400%,周减少量100%,光照强度50~200lx,≤1龄的野生条斑星鲽和1~3龄的野生条斑星鲽喂活饵-鲜饵-配合饵料,≥3龄的野生条斑星鲽喂活饵-鲜饵。
本发明所述活饵优选为脊尾白虾和小杂鱼。
本发明所述鲜饵优选为玉筋鱼和小杂鱼。
本发明所述配合饵料优选为鲆鲽类配合饵料。
本发明所述育种的步骤优选为于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先将养殖条斑星鲽的海水温度由13~13.5℃降至5℃,周降温不超过2℃,日降温不超过0.5℃,同时光照强度升至600~800lx,光照时间由16h减至6h,保持7d,海水温度再升至8.5℃,周升温不超过1℃,日升温不超过0.2℃,光照时间由6h增至10h,产卵后干法人工授精。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通过本发明的驯化方法使条斑星鲽可以人工养殖。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下述实施例所述活饵为脊尾白虾和小杂鱼;
下述实施例所述鲜饵为玉筋鱼和小杂鱼;
下述实施例所述配合饵料为鲆鲽类配合饵料。
实施例1
一种野生条斑星鲽的驯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93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鼠类跑轮玩具
- 下一篇:超临界癸二酸二甲酯加氢制备1;10-癸二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