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9506.X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5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毛仁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臧云霄;李峰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揭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对应所述液晶盒的遮光区,所述遮光区围绕所述液晶盒的多个透光区;第一吸收型偏光层,设置于所述液晶盒的出光侧,且覆盖所述透光区和遮光区;反射型偏光层,设置于所述液晶盒的光源入射侧,且覆盖所述透光区和遮光区;反射层,设置于所述液晶盒的光源入射侧,且所述反射层的尺寸与所述黑矩阵形成的所述遮光区相对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可以有效地利用射向遮光区的光,使背光单元射向液晶盒的光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光源的浪费,提升液晶显示器的能量利用率以及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消费者对便携移动终端的显示品位正逐步提高,高PPI(Pixel Per Inch,每英寸像素)显示的设计开发成为显示行业的一大热点。液晶显示作为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高PPI显示同样是其设计开发的重点。
然而,随着液晶显示器的PPI增高,其像素的开口率将大幅降低,即意味着透光区(有效显示区域)大幅降低,遮光区(无效显示区域)的大幅增加。目前,高PPI的产品像素的开口率已经低于50%,因此,超过50%的区域为遮光区(无效显示区域),该遮光区并无光线射出。
请参见图1,其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液晶盒1’以及背光单元2’。其中,液晶盒1’包括多个透光区B’以及围绕各个透光区B’的遮光区A’。背光单元2’设置于液晶盒1’的入光侧,背光单元2’发出的光经过液晶盒1’后射出。其中,图1中箭头标记即代表了该区域的光以及光的传播方向。由图1可见,射入液晶盒1’入射侧的所有的光之中,仅仅只有射入液晶盒1’的透光区B’的光(即图1中实线的箭头标记)能够从液晶盒1’的出光侧射出,而射入液晶盒1’的遮光区A’的光(即图1中虚线的箭头标记)无法从液晶盒1’的出光侧射出,造成了该部分的光的浪费,尤其在如今高PPI的产品像素的开口率已经低于50%的情况下,该部分的光的浪费导致了液晶显示器的能量利用率以及亮度较低等问题。
目前的液晶显示技术主要通过提高像素开口率和提高背光源的发光效率等方式来提升能量的利用率和亮度,但对于遮光区(无效显示区域)并无较多的改进,使射向遮光区(无效显示区域)的光并不能得到完全利用,造成大量的光源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可以有效地利用射向遮光区的光,使背光单元射向液晶盒的光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光源的浪费,提升液晶显示器的能量利用率以及亮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对应所述液晶盒的遮光区,所述遮光区围绕所述液晶盒的多个透光区;第一吸收型偏光层,设置于所述液晶盒的出光侧,且覆盖所述透光区和遮光区;反射型偏光层,设置于所述液晶盒的光源入射侧,且覆盖所述透光区和遮光区;反射层,设置于所述液晶盒的光源入射侧,且所述反射层的尺寸与所述黑矩阵形成的所述遮光区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盒,包括多个透光区以及围绕各个所述透光区的遮光区,所述液晶盒具有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对应所述液晶盒的遮光区;第一吸收型偏光层,设置于所述液晶盒的出光侧,且覆盖所述透光区和遮光区;反射层,设置于所述液晶盒的光源入射侧,且所述反射层的尺寸与所述黑矩阵形成的所述遮光区相对应;背光单元,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源入射侧;反射型偏光层,设置于所述液晶盒的光的入射侧,且覆盖所述透光区和遮光区。所述反射层接地,将液晶盒表面的静电导出,屏蔽外界干扰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95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灯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可观看3D影片的防近视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