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豆山楂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9730.9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0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明;赵宁;窦强;孙妍;侯喆;韩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19/00;A23L1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5003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楂 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纳豆山楂食品,其特征在于纳豆山楂食品为纳豆果丹皮,纳豆粉完全融合于制成的果丹皮之中;纳豆果丹皮按重量份主要由80~120份的纳豆粉、60~80份的山楂和20~30份的糖制成;按以下步骤制备:
一、按重量份称取80~120份的纳豆粉、60~80份的山楂和20~30份的糖;
二、山楂打浆熬制成膏;
三、将糖和纳豆粉分别经滤网筛分撒入步骤二熬制、晾凉的山楂膏中,边添加纳豆粉和糖边搅拌山楂膏,混合均匀制成稠膏;
四、将稠膏铺到平盘中进行低温烘烤,烘烤温度为60℃、烘烤时间为2±0.1h;
五、常温冷却10min~20min进行第二次低温烘烤,烘烤温度为60℃、烘烤时间为6~8h,成卷,即得到纳豆果丹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豆山楂食品,其特征在于纳豆山楂食品中还包括0.5~1.0份的柠檬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豆山楂食品,其特征在于糖为白砂糖。
4.权利要求1所述纳豆山楂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豆山楂食品按以下步骤制备:
一、按重量份称取80~120份的纳豆粉、60~80份的山楂和20~30份的糖;
二、山楂打浆熬制成膏;
三、将糖和纳豆粉分别经滤网筛分撒入步骤二熬制、晾凉的山楂膏中,边添加纳豆粉和糖边搅拌山楂膏,混合均匀制成稠膏;
四、将稠膏铺到平盘中进行低温烘烤,烘烤温度为60℃、烘烤时间为2±0.1h;
五、常温冷却10min~20min进行第二次低温烘烤,烘烤温度为60℃、烘烤时间为6~8h,成卷,即得到纳豆果丹皮。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豆山楂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山楂去核取山楂肉,然后打浆。
6.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豆山楂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山楂熬制成膏,含水率为45%~50%。
7.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豆山楂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烘烤前在烘盘上铺放油纸,油纸上刷一层食用油。
8.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豆山楂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加入纳豆粉的同时按重量份加入0.5~1.0份的柠檬酸。
9.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豆山楂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首次低温烘烤后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后搓丸,制成纳豆山楂丸。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豆山楂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炼蜜与纳豆粉的质量比为4: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97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