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车辆的底架及其组装方法、中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9786.4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林;吕倩;李伟鹏;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8 | 分类号: | B61F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李带娣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车辆 底架 及其 组装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道工程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的底 架及其组装方法、中梁结构。
背景技术
煤炭漏斗车是一种典型的运输车辆,煤炭漏斗车具有卸车效率高、 综合投资少、日常运营费用低、劳动条件好等优势,是煤炭等大宗散 粒货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业已成为国内外铁路运输企业的共识,尤 其是距离矿区近、运量大和运煤区段固定的线路,其运输经济效果更 加明显。
中梁为煤炭漏斗车底架的重要组成零部件之一,中梁的设计主要 考虑三方面的要求,第一方面为承载能力,漏斗车运行过程中的大部 分纵向力通过牵引梁传递到中梁,再由中梁传递到另一端的牵引梁, 最终传递至相邻车辆,此外中梁还要承担大部分的货物垂向载荷。随 着我国铁路货车大轴重技术的发展,漏斗车的载重能力大幅增加,垂 向载荷不断增大,同时列车牵引吨位也在增加,纵向载荷也在不断增 大。第二方面为耐腐蚀性,由于漏斗车中梁与车内煤炭直接接触,为 提高使用寿命,应具备一定的耐腐蚀能力。第三方面为方便卸料,由 于漏斗车靠货物重力卸货,为防止积煤,漏斗车中梁顶部应设计为人 字形结构的中梁。
现有技术中中梁主要由两种形式,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 为现有技术中一种中梁断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另一种中 梁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中所示中梁1’采用整体式冷弯压型结构,即采用等厚度钢板 经冷弯焊接成型的五边形结构,钢板材料采用高强度耐大气腐蚀钢材 料。由于需要保证必要的纵向和垂向承载能力,整体式冷弯中梁1’的 壁厚必须保持一定的厚度,厚度值一般在12~20mm之间,同时由于 所用材料仅具有较好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对煤炭这种特殊介质并没有 理想的耐腐蚀性,因而钢板厚度随着腐蚀会逐渐减薄而降低承载能力, 为保证寿命周期内的承载能力,必须具有一定的附加腐蚀厚度余量。 因此,上述两方面因素导致现有技术一的钢板较厚,结构自重较大。
图2中所示中梁具有中梁本体2’1和包覆于中梁本体2’1外部的 护板2’2,护板的形状与图1中中梁形状基本相同。中梁本体起承载 作用,护板采用耐腐蚀材料弯制,起到保护中梁本体以及分流物料的 作用。
图2中中梁由内外两层构成,整体结构重量依然比较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中梁结构,在实现中梁结构的基本功能的前 提下,进一步降低自身重量,有利于整车轻量化设计,是本领域内技 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的中梁结构,包 括中梁本体、护板,所述护板于所述中梁本体上方形成分流物料的分 流面,所述中梁本体的局部外表面被所述护板覆盖,未被所述护板覆 盖的外表面喷涂有耐腐蚀涂料层。
也就是说,护板仅覆盖中梁本体的部分外表面,中梁本体未被护 板覆盖的部分喷涂有耐腐蚀涂料层。这样,护板可以对其覆盖的中梁 本体的外表面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物料卸料时与中梁本体的该 部分外表面接触,而裸露于护板外部的中梁本体的外表面因具有耐腐 蚀涂料层,耐腐蚀涂料层可以起到隔离物料与中梁本体的作用,即耐 腐蚀涂料层对裸露于护板外部的中梁本体具有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中完全利用护板包覆中梁本体相比,本文中护板与耐 腐蚀涂料层共同围成中梁本体的保护层,护板仅覆盖中梁本体的部分 外表面,护板的重量比较小,并且与相同面积的护板相比,耐腐蚀涂 料层的重量几乎可以忽略,这样构成中梁本体保护层的重量大大减小, 进而中梁结构的自身重量降低,满足车辆轻量化设计需求。
可选的,所述中梁本体的顶面被包覆于所述护板围成的空腔内 部,且所述护板的最大包覆宽度大于等于所述中梁本体顶面的最大宽 度。
可选的,还包括沿所述中梁本体长度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支撑筋 板,所述支撑筋板设置于所述护板与所述中梁本体围成的腔体内部, 且支撑于所述中梁本体与所述护板侧壁之间。
可选的,所述中梁本体的周壁围成箱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中梁本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耐腐蚀涂料层的厚 度小于等于所述护板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耐腐蚀涂料层为高弹性耐腐防腐涂料层。
可选的,所述护板为V型结构,其两侧面形成分流物料的分流面, 所述V型结构倒扣并支撑于所述中梁本体的上方,所述V型结构开口 宽度大于等于所述中梁本体的最大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9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