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二级锁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9788.3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4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林;赵天军;于跃斌;李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7/26 | 分类号: | B61D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李带娣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紧部件 导杆 二级锁闭装置 底门开闭机构 漏斗车 解锁 弹性部件 碰头机构 传动轴 内侧壁 外端部 锁紧 反向行驶 拉伸弹性 面相接触 行驶方向 周向转动 回复力 正向 配合 行驶 压缩 脱离 | ||
1.一种底门开闭机构的二级锁闭装置,导杆(61),横向活动设于车体上;
弹性部件(62),设于所述导杆(61)的外端部与所述车体之间;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件:
第一锁紧部件(63)和第二锁紧部件(64),二者配合锁紧,所述第一锁紧部件(63)连接于所述导杆(61)的内端部,所述第二锁紧部件(64)固定于与底门相连接的传动轴(600);
当所述导杆(61)的外端部与地面解锁碰头机构的内侧壁设置的解锁面相接触时,所述导杆(61)横向运动,带动所述第一锁紧部件(63)远离所述第二锁紧部件(64)以使二者分离,同时压缩或拉伸所述弹性部件(62);
当所述导杆(61)的外端部脱离地面碰头机构的内侧壁解锁面时,在所述弹性部件(62)回复力作用下,所述导杆(61)运动至初始位置,所述第一锁紧部件(63)与所述第二锁紧部件(64)可配合锁紧以限定所述传动轴(600)的周向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吊板(605)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杆(61)横置于所述通孔内部,且其内端部和外端部分别位于所述吊板(605)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级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61)的外端部设置有滚轮支座(612),所述滚轮支座(612)上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底门机构的地面碰头机构内侧壁解锁面滚动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级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69),所述套筒(69)套设于所述导杆(61)的外端部,所述弹性部件(62)设于所述套筒(69)内部,所述套筒(69)的周壁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长槽,所述滚轮支座(612)的内端部滑设于所述长槽内部,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套筒(69)外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级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具体包括:连杆(65)、转轴(66),所述吊板(605)上设置有安装座(67),所述转轴(66)竖直设置且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67)上,所述连杆(65)的一端与所述导杆(61)的内端部铰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6);所述第一锁紧部件(63)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6),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件(64)配合锁定。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二级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605)与第二锁紧部件(64)相对应位置还设置有挡块(68),当导杆(61)的外端部与地面碰头机构的解锁面非接触时,所述第一锁紧部件(63)可抵靠所述挡块(68);并且所述第一锁紧部件(63)和所述第二锁紧部件(64)其中一者还加工有导向面(631a),当底门关闭过程中,所述第二锁紧部件(64)可沿所述导向面(631a)与所述第一锁紧部件(63)相对运动至锁紧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级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件(63)和所述第二锁紧部件(64)其中一者加工有凹口,另一者加工有凸台,所述凹口与所述凸台配合锁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级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600)周壁固定有沿径向延伸的立板,所述第二锁紧部件(64)形成于所述立板。
9.一种底门开闭机构,包括开关门臂、连杆机构、传动轴(6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二级锁闭装置。
10.一种漏斗车,包括车体、底门及底门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门开闭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97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车辆用碰撞吸能装置
- 下一篇:车辆牵引控制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