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0195.9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1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敬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江机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热量交换的耐高温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却器等,都是换热器。它还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原子能等工业部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请参阅于2003年11月5日公告的中国发明专利第02258139.1号,其公开了一种高温换热器,该高温换热器包括低温区换热器、管程进口封头和高温区换热器,该高温区换热器通常包括外壳、管板及换热管;该外壳设有内腔,所述换热管收容于外壳的内腔内并固持于管板上。在高温区换热器内的管板直接与管程进口封头对接,当被换热介质自管程进口封头内流入高温区换热器时,该被换热介质直接对管板产生冲击,所述换热管受热产生形变,将可能对换热管产生拉力,甚至有时会折弯换热管,从而,影响高温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高温换热器加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管板过于受热的耐高温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换热器,其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前后两端的前管板和后管板、数根换热管及位于前管板前方的管程进口部件,所述外壳设有内腔,前、后管板对应设有数个供换热管穿过的管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前、后管板的管孔,并收容于该外壳的内腔内,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后管板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穿过前管板的管孔向前凸伸,并与前管板活动连接,所述耐高温换热器进一步包括隔热填料,且该隔热填料设置于前管板的前方并被夹持在相邻换热管之间。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式为:所述耐高温换热器进一步包括位于隔热填料前方的金属压板,所述金属压板安装于相邻换热管之间,上述隔热填料被夹持在管板与金属压板之间。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式为:所述隔热填料包括前后两层,且前面一层隔热填料为耐冲刷隔 热材料。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式为:所述耐高温换热器进一步包括数个位于金属压板外侧的挡管,每一挡管套设在换热管的前端,且与换热管固定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式为:所述挡管呈喇叭口状,且该喇叭口的开口朝金属压板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式为:所述耐高温换热器进一步包括高温区换热器及与高温区换热器相通的低温区换热器,该高温区换热器设置于管程进口部件与低温区换热器之间,所述管程进口部件与高温区换热器之间的前管板可活动的设置于管程进口部件与高温区换热器之间,远离管程进口部件的后管板与换热管相互焊接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式为:所述管程进口部件与高温区换热器之间设有数个膨胀节。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式为:所述耐高温换热器进一步包括支座,所述前管板、隔热填料及压板构成一管箱,该支座设置于管箱的下侧,该支座包括支撑体及吊带,该吊带的一端安装于管箱上,另一端安装于支撑体上,以将管箱呈悬空吊挂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式为:所述耐高温换热器进一步包括支座,该支座设置于前管板的下侧,该支座包括支撑体及吊带,该吊带的一端安装于管板上,另一端安装于支撑体上,以将管板呈悬空吊挂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耐高温换热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前管板与管程进口部件之间设有隔热填料,且该隔热填料被夹持在每一换热管之间,相对现有耐高温换热器,有利于自管程进口部件过来的被换热介质直接冲压在管板上,改善管板过热而发生拉伸形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耐高温换热器安装在支座上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本发明耐高温换热器的换热管与前、后管板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耐高温换热器用支座吊环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本发明耐高温换热器的高温区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1所示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1所示C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江机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江机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0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剥离力样品的切割装置
- 下一篇:冰箱压缩机垫片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