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需外接空气气源的自动排水堰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0895.8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0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胜;纪家林;李冬平;赵焱;王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冯振宁 |
地址: | 51802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槽 空气罩 自动排水 出水管 挡泥机构 空气气源 排气装置 外接 泥水混合液 控制系统 控制装置 上部外壁 外接气源 反应池 泥水 内壁 曝气 溢出 加压 水位 阻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外接空气气源的自动排水堰,包括集水槽、空气罩、排气装置、出水管、用于控制所述排气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U型弯管,所述集水槽上部外壁与空气罩内壁之间所形成的通道处设有用于阻挡泥水的挡泥机构。所述自动排水堰通过设置所述U型弯管和挡泥机构,通过收集反应池曝气时溢出的空气,实现空气罩内加压,使空气罩与集水槽之间的水位下降,泥水混合液无法进入集水槽内,其操作简单可靠,无需外接气源和复杂的控制系统,降低了设备投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堰,用于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MSBR)工艺以及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的其它变种工艺的排水,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需外接空气气源、可自动控制排水的排水堰。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排水堰已经逐步取代滗水器,广泛应用于MSBR工艺以及SBR工艺的其它变种工艺的排水。当MSBR工艺反应池处于曝气反应阶段时,通过进气管向空气排水堰内注入空气,以阻止因曝气而导致液位瞬间升高使得泥水混合液进入集水槽内,防止出水水质SS超标,同时也能阻止浮渣随水流流出;当MSBR工艺反应池沉淀完成处于出水阶段时,通过出气管将空气排水堰内的空气排放即可实现出水。
但是,传统的空气排水堰存在诸多问题,如需增加外接气源供气装置、跑泥、出水流量不稳、加压过量等,这些都影响空气排水堰在MSBR工艺及SBR工艺的其它变种工艺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提供一种无需外接气源、可有效防止排放跑泥的自动排水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需外接空气气源的自动排水堰,包括集水槽、空气罩、排气装置、出水管、用于控制所述排气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U型弯管,所述集水槽上部外壁与空气罩内壁之间所形成的通道处设有用于阻挡泥水的挡泥机构。
所述无需外接空气气源的自动排水堰主要应用于MSBR工艺以及SBR工艺的排水,MSBR工艺以及SBR工艺反应池在曝气时会溢出大量的空气,部分所溢出的空气会进入到所述空气罩内,通过利用U型弯管对出水管的液封作用,以避免所收集空气从出水管中跑掉,使得所收集的空气可储存于空气罩内,所述空气罩内的压力能够稳定上升,进而使空气罩与集水槽之间的水位下降,泥水混合液将无法进入集水槽内。
在反应池曝气的初始时,由于空气罩所收集得到的气体还不足而导致空气罩内的压力还不够,仍然会有少量的泥水混合液通过出水堰板进入集水槽内。为此,在所述集水槽上部外壁与空气罩内壁之间所形成的通道处设有用于阻挡泥水的挡泥机构,所述挡泥机构能够有效阻挡因曝气时所喷出的泥水。
所述挡泥机构包括挡板和支架,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空气罩内壁与集水槽外壁之间,并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集水槽或空气罩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集水槽外壁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上端与所述空气罩内壁形成空气通道,所述第一挡板与集水槽外壁之间形成用于沉淀泥水的空间。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相连接,另一端向上倾斜。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集水槽与空气罩之间,能够有效阻挡泥水混合液。
通过增设所述第一挡板,使得泥水混合液在进入集水槽内前,被第一挡板阻挡减速,并在所述第一挡板与集水槽外壁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沉淀下来,泥水分离,进而防止跑泥现象的产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集水槽的外壁形成第一夹角(A),所述第一夹角(A)对空气罩收集气体的效率和阻挡泥水混合液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越大,阻挡泥水混合液的效果越好,但收集气体的效率较低,为了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40°~70°,更优选为5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08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