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去除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生态浮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0957.5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玲;王汉席;刘悦;王怿涵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24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去除 重金属 污染 水体 生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去除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生态浮床装置,属于环境生态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多,河流和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的污染,危害较大。目前国内外水污染处理技术繁多,但针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净化处理方法较少,目前多采用化学处理方法,处理成本高,且容易带来二次污染。相比之下,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因适用范围广、净化效果好和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
人工生态浮床的重金属污染水质净化原理首先是通过制备吸附材料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然后通过种植的植物吸收吸附材料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从而达到去除污染水体中重金属的目的。
目前使用人工生态浮床处理污染水体的专利包括:一种适用于大流速水体的导流式生态浮床(201410127460.0)、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浮床装置(201310205250.4)、碳纤维湿地式生态浮床及其设置方法(201210308945.0)、去除悬浮颗粒物的立体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201210078876.9)、一种悬挂弹性填料的多层次立体生态浮床(201510078919.7)、一种生态浮床及净化水体的方法(201410649284.7)、一种净化富营养化水源用的立体浮床的制作方法(201410712579.4)、一种组合型生态浮床净化装置(201010202258.1)、一种框架型湿式生态浮床(201210487587.4)、一种景观生态浮床(201510606374.2)、一种用于城市黑臭河道水质强化净化的三维立体式生态浮床(201510577900.7)、一种复合生态浮床(201510403902.4)和一种可以用于水体净化的自浮式生态浮床(201510403456.7)等。但处理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生态浮床专利仅检索到一种利用废弃生物质吸附重金属污染水体的浮床(201420028514.3),该专利存在制作复杂、制作和使用成本较高等缺点,使用范围受到很大局限,推广困难。
因此,建立一个操作简单实用、应用范围广,特别是有效利用废物,有效的处理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生态浮床装置,将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去除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生态浮床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水质净化效率,降低浮床的建造和运行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去除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生态浮床装置,包括浮床、浮块、植物种植瓶、固定绳和植物,其特征在于:浮床由上部支撑边框、下部支撑边框、竖向主立柱、竖向次立柱和中间支撑组成;上部支撑边框和下部支撑边框上下对应布置,中间支撑上下均布置且上下对应分布,浮块置于上部支撑边框的外侧,且对称布置,同时与浮床绑扎在一起;植物种植瓶通过种植瓶上部固定绳和种植瓶下部固定绳固定于每个浮床格内;植物种植瓶内瓶颈位置填充碎石填料,靠近瓶底位置填充软体植物,植物种植瓶中间位置填充吸附材料,植物种植瓶内种植植物;横向每排植物种植瓶之间在瓶底部侧面采用二合一胶水黏贴加固,加固区高度为10~20mm。
所述的浮床的上部支撑边框、下部支撑边框、竖向主立柱、竖向次立柱和中间支撑采用木制或竹制,种植瓶上部固定绳和种植瓶下部固定绳采用尼龙绳、麻绳或铁丝中的一种,浮块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密封的塑料瓶。
所述的植物种植瓶采用装矿泉水或饮料且容量为1升以下的塑料瓶,塑料瓶倒置;植物种植瓶的瓶颈以上的瓶体侧面上开圆形通水孔,孔径为2~4mm,孔间距为孔径的2~3倍;种植瓶瓶盖上开圆形通水孔,孔径为1~3mm,孔间距为孔径的1~2倍,呈放射状布置;种植瓶瓶底上开圆形通水孔,其中中心孔径为8~20mm,其它孔孔径为2~6mm,其它孔间距为孔径的1~2倍,呈放射状布置。
所述的植物种植瓶内填充的软体植物采用稻草、玉米叶和茅草中的一种或多种质软的植物秸秆制备,填充高度为20~30mm;植物种植瓶内填充的碎石填料采用碎石或卵石,粒径为5~10mm;植物种植瓶内填充的吸附材料采用活性炭、玉米芯、膨胀珍珠岩、陶粒、沸石混合制备,粒径为5~10mm,质量百分比组成为:活性炭28~45%,玉米芯16~30%,膨胀珍珠岩8~15%,陶粒5~18%,沸石5~12%。
所述的浮床高为150~200mm,每个浮床单体由中间支撑分隔成4个浮床格;每个浮床格内植物种植瓶横向紧贴在一起,纵向每排间隔净距为30~60mm;每个浮床格内植物种植瓶内横向每排设置10~15个植物种植瓶,纵向设置5~10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09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