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橡胶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1114.7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4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桂华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71/02;C08K13/02;C08K3/26;C08K5/14;C09D183/04;C09J18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橡胶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橡胶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 橡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硅橡胶主要有加成型和缩合型两种固化方式。加成型主要是通过硅氢 加成发应进行固化,而缩合型主要是利用烷氧基的水解缩合反应进行固化。缩合型固化方 式在固化过程中通常会由于烷氧基的水解放出有机小分子,被认为不是很环保。而加成型 固化则通常需要金属有机物如铂、锡或者铂络合物等进行催化,不但增加了整个体系的成 本,同时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下还会存在催化剂中毒,催化不完全等状况,有时导致固化不完 全甚至不固化,同时金属有机催化剂也存在一定的环境保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橡胶的 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的硅橡胶的固化方式中不环保、催化剂易中毒、固化不完全 甚至不固化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橡胶的配方,其由以下 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增塑剂4.3-8.7份,碳酸锌3-8份,防老化剂1.26-2.68份,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 苯2.7-4.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5.23-7.26份,防电剂1.38-2.65份,聚氧乙烯4.6-6.8份。
优化的,上述新型橡胶的配方,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增塑剂4.3份,碳酸锌3份,防老化剂1.26份,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2.7份,六甲 基磷酰三胺5.23份,防电剂1.38份,聚氧乙烯4.6份。
优化的,上述新型橡胶的配方,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增塑剂5.7份,碳酸锌6份,防老化剂1.78份,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3.7份,六甲 基磷酰三胺6.23份,防电剂1.55份,聚氧乙烯5.8份。
优化的,上述新型橡胶的配方,其防电剂为防电剂SN。
优化的,上述新型橡胶的配方,其防老化剂为二氢化喹啉类防老剂。
优化的,上述增塑剂为机油、癸二酸二丁脂或硅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一种新型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量的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30-45分钟,在混合后进行低温加热,加热温 度30-40摄氏度;
(2)再以16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50-60min;
(3)将混合后的物料进行低温干燥,温度为10-15摄氏度,时间为45-55分钟;
(4)将低温干燥后的物料进行粉碎;
(5)粉碎后加入成型机,进行成型即可。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以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为原材料,利用其 中的基团与其他反应性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一种新型的固化方式,从而制得硅橡 胶,该固化方式不存在催化剂中毒和有机小分子的释放问题,达到了绿色环保的目的;且本 发明的硅橡胶可广泛用于密封剂、粘合剂、涂料、灌封和涂层等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橡胶的配方,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增塑剂4.3份,碳酸锌3份,防老化剂1.26份,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2.7份,六甲 基磷酰三胺5.23份,防电剂1.38份,聚氧乙烯4.6份。防电剂为防电剂SN。防老化剂为二氢化 喹啉类防老剂。增塑剂为机油。
一种新型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量的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30分钟,在混合后进行低温加热,加热温度 30摄氏度;
(2)再以16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50min;
(3)将混合后的物料进行低温干燥,温度为10摄氏度,时间为45分钟;
(4)将低温干燥后的物料进行粉碎;
(5)粉碎后加入成型机,进行成型即可。
实施例2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橡胶的配方,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增塑剂5.7份,碳酸锌6份,防老化剂1.78份,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3.7份,六甲 基磷酰三胺6.23份,防电剂1.55份,聚氧乙烯5.8份。防电剂为防电剂SN。防老化剂为二氢化 喹啉类防老剂。增塑剂为癸二酸二丁脂。
一种新型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桂华,未经张桂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1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