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拔木薯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1670.4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4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韦彩会;李婷婷;何铁光;何永群;王瑾;张野;董文斌;李忠义;俞月凤;唐红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11/02 | 分类号: | A01D11/02;A01D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薯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用具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拔木薯工具。
背景技术
木薯作为全球三大薯类作物之一,是一种广泛栽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由于木薯大部分种植在山地,且木薯块根分布比较广,不便于实行机械化收获,目前木薯块根的收获大多采用挖拔式手工作业,即用锄头从木薯垄的两侧将泥土挖松、接着用手夹住薯杆从土中将其块根拔出,人们拔薯时需弯腰操作,劳动强度大。该方法与单纯的挖拔式相比,可减少牵引力、提高劳动效率,且木薯块根损伤率大为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挖拔式手工作业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拔木薯工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拔木薯工具,包括端部相互铰接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两夹持壁的内侧面分别设有弧形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上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两连杆的另一端相互铰接;第一、第二夹持臂的铰接处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第二连杆的铰接处设有第二连接部。
使用时,用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并使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处于最大张开状态,然后将本工具套在木薯等作物茎秆上,即使作物茎秆位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间;接着往上提拉连接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将作物茎秆夹紧并往上提拉作物,从而将作物与土壤拔离。一边抖动泥沙一边将拔出的作物转移到指定地方,人工使第一、第二夹持臂打开,然后将作物放下,如此往复。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间还设有弹簧。将作物拔出后,第一、第二夹持臂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打开,更方便更省力。
优选的,所述弹簧设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中前部、靠近第一连接部一端,有利于回弹。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设有橡胶套。增大摩擦,更有利于夹紧。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为波纹状,更有利于夹紧。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连杆活动的平面与第一、第二夹持部所在的平面相垂直。既第二连接部的活动轨迹为垂直于第一、第二夹持部所在平面的一条直线,更有利于作物的拔起,更快捷省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为中空的环状结构。可与棍棒配套使用。
本发明优点:1、本装置可轻松实现木薯块根的拔起、放下等操作,操作简单、方便省力。
2、本装置可与棍棒配套使用,也可安装于大型机械上使用,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号为:1-第一夹持臂,2-第二夹持臂,3-第一夹持部,4-第二夹持部,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一连接部,8-第二连接部,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拔木薯工具,包括端部相互铰接的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两夹持壁的内侧面分别设有弧形的第一夹持部3和第二夹持部4;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上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所述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相互铰接,且第一、第二连杆6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第二夹持部4所在的平面相垂直;第一、第二夹持臂2的铰接处设有第一连接部7,第一、第二连杆8的铰接处设有第二连接部8,所述第一连接部7、第二连接部8均为中空的环状结构。
所述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的中前部、靠近第一连接部7一端还设有弹簧9。
所述第一夹持部3和第二夹持4部均为弧形,且均为波纹状。有利于夹紧。
使用时,用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并使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处于最大张开状态,然后将本工具套在木薯等作物茎秆上,既使作物茎秆位于第一夹持部3和第二夹持部4之间;接着往上提拉连接杆,第一夹持部3和第二夹持部4将作物茎秆夹紧并往上提拉作物,从而将作物从土壤中拔出。在弹簧9的作用下,第一、第二夹持臂2打开,将作物放到指定位置。本工具结构简单,可用于拔木薯等茎秆较粗较硬的作物;操作方便、省力,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1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电动玉米单臂四轮收割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促进益智种子萌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