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2030.5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9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明;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清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杏鲍菇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菌菇培育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杏鲍菇营养丰富、肉质醇厚,由于其形似鸡腿,味道香滑又名鸡腿菇。杏鲍菇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
检索可知,专利号:201410511523.2,名称:一种杏鲍菇的培养基质,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杏鲍菇的培养基质,按重量比包括下列成份:玉米芯20-25份、木屑20-25份、白瓜子皮15-25份、麸皮20份、玉米粉5-10份、豆粕5-6份、轻质碳酸钙1份、石灰1份。根据其含氮量和物理性状配制了适合杏鲍菇生长发育的培养料,该发明杏鲍菇生产成本较常规配方降低14.1%,生物转化率较常规配方提高了4.8%,且成品菇比率较常规配方提高20.9%,菇形好,密度高,颜色雪白。但该发明忽视了水分对杏鲍菇生长繁殖的重要作用,且未限制木屑的种类,易混入有毒木屑,影响杏鲍菇的品质。再如专利号:201410509121.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富钙杏鲍菇的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和辅料组成:玉米芯50-80份、米糠10-15份、油菜籽饼肥5-7份、玉米粉5-8份、贝化石2-4份、醋酸钙1-3份、干牛粪10-15份、蔗糖1.0-1.5份、过磷酸钙0.5-1.2份、石膏粉1.0-1.5份、石灰粉1.2-1.5份。制备方法:将贝化石、醋酸钙、过磷酸钙、石膏粉和石灰粉溶于水中,所得溶于加入玉米芯、米糠、油菜籽饼肥、玉米粉、干牛粪和蔗糖,搅拌,混合均匀即可。该发明培养基生产出的杏鲍菇,富含丰富的钙质,比普通杏鲍菇的钙含量提高了3-5倍,营养价值高,长期食用,能促进骨骼生长。但该发明生产成本高,且干牛粪在潮湿环境中易发热,改变培养基的酸碱度,使培养基温度升高,不利于菌种的生长。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杏鲍菇培养基忽视水分对菌种生长的重要作用,成本较高,存在不安全因素及培养基温度和酸碱度的改变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杏鲍菇培养基,本发明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无毒无害,通过保持合适的湿度和酸碱度使得培育的杏鲍菇产量高、品质好,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钙、铁及多种维生素。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其成分及质量份数为:
秸秆15-20份;
豆渣5-7份;
煤灰8-10份;
石灰7-9份;
硫酸亚铁铵5-8份;
棉籽壳8-10份;
木屑5-10份;
乙酸桂酯0.1-0.2份;
桔皮粉3-7份;
沼渣10-15份;
水10-15份。
优选地,所述的秸秆为玉米、小麦、大豆、棉花或水稻的秸秆。
优选地,所述的沼渣为填料含有牛粪或猪粪的沼渣。
优选地,所述的木屑为杨树或泡桐树的木屑。
优选地,其成分及质量份数为:
秸秆18份;
豆渣7份;
煤灰8份;
石灰9份;
硫酸亚铁铵8份;
棉籽壳9份;
木屑7份;
乙酸桂酯0.15份;
桔皮粉3份;
沼渣13份;
水10份。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选择15-20质量份的秸秆、5-7质量份的豆渣、5-10质量份的木屑、3-7质量份的桔皮粉和10-15质量份的沼渣投入到10-15质量份的水中,搅拌,静置5-24h,得到混合溶液;
B将8-10质量份的煤灰、7-9质量份的石灰、8-10质量份的棉籽壳、0.1-0.2质量份的乙酸桂酯和5-8质量份的硫酸亚铁铵投入到步骤A中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成糊状;
C将步骤B中的糊状物质加工成圆柱状,在100-120℃的条件下烘干,得到杏鲍菇培养基。
优选地,所述的秸秆为玉米、小麦、大豆、棉花或水稻的秸秆。
优选地,所述的沼渣为填料含有牛粪或猪粪的沼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清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清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2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细纱紧密纺吸气装置
- 下一篇:挖沙船链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