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定背点伊蚊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2654.7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0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兰;宋锋林;王金玲;姜陆;高玉峰;万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锋林;程晓兰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6 | 代理人: | 于忠晶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鉴定 背点伊蚊 dna 条形码 标准 基因 应用 | ||
1.用于鉴定背点伊蚊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鉴定背点伊蚊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ATTTTATTTTCGGAGTTTGATCAGGAATAGTTGGAACATCATTAAGAATTTTAATTCGTGCTGAATTAAGTCAACCAGGTATATTCATTGGAAATGACCAAATTTATAATGTAATTGTTACAGCTCATGCTTTTATTATAATTTTCTTTATAGTAATACCTATTATAATTGGAGGATTTGGAAATTGATTAGTTCCTTTAATACTAGGAGCTCCAGATATAGCATTTCCTCGAATAAATAATATAAGTTTTTGAATACTACCTCCTTCATTAACACTACTACTTTCAAGTAGTATAGTAGAAAATGGGTCAGGAACAGGGTGAACAGTTTATCCACCTCTTTCTTCTGGAACTGCTCATGCAGGAGCTTCAGTTGATTTAACAATTTTTTCTTTACATTTAGCTGGAGTATCATCAATTTTAGGAGCAGTAAATTTTATTACTACTGTTATTAATATACGATCAGCAGGAATTACTTTAGATCGATTACCTTTATTTGTTTGATCTGTTGTAATTACAGCAGTATTATTACTTTTATCATTGCCTGTTTTAGCTGGAGCTATTACTATGTTATTAACTGATCGAAATTTAAATACTTCATTCTTTGATCCTATTGGAGGAGGAGACCCTATTTTATACCAACATTTATTTTGATTTTTTGGTCACCTGGAAAGTTTAAA。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鉴定背点伊蚊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用于鉴定背点伊蚊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应用于鉴定待检标本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鉴定背点伊蚊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标本为非成虫虫态,残缺不全的虫体或成虫。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鉴定背点伊蚊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鉴定背点伊蚊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待检标本的基因组DNA:
(2)使用如下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PCR产物;
上游引物:5’-GGTCAACAAATCATAAAGATATTGG-3’;
下游引物:5’-TAAACTTCAGGGTGACCAAAAAATCA-3’;
(3)将PCR产物进行电泳分析,如果能扩增出目的条带,则提取该目的条带中的产区进行测序,如果扩增出的产物没有目的条带,则能排除该待检标本为背点伊蚊的可能性;
(4)测序得到的结果与所述的用于鉴定背点伊蚊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的同源性在98%以上时,则能判断待检标本为背点伊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鉴定背点伊蚊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待检标本为非成虫虫态、残缺不全的虫体或成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鉴定背点伊蚊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PCR的条件为:94℃预变性5min;94℃30s,50℃30s,72℃2min,35个循环;72℃延伸2min;
步骤(2)种所述的PCR的体系为:25μLPCR体系:2.5μL10×buffer(含Mg2+),2μLdNTPs(2.5mmol/L),上下游引物各1μL,0.5μLDNA聚合酶,1μL模板DNA,去离子水定容至25μL;
步骤(2)中所述的PCR在进行时设置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所述的阳性对照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鉴定背点伊蚊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或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鉴定背点伊蚊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的序列;
步骤(3)中所述的目的条带为在分子标记(DNAMarker)700bp条带位置的电泳带,或是与阳性对照同一位置的电泳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锋林;程晓兰,未经宋锋林;程晓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26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