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铜扁线在线压硬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2687.1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7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壮;王志勇;胡淑兰;赵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天威线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4 | 分类号: | H01B13/24;H01B13/14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喻期彪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铜扁线 在线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电磁铜扁线在线压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压轮支座(1)、销轴(2)、上压轮支座(3)、上轴承导轮(5)、锁紧块(6)、锁紧螺母(7)、过线孔(10)和下轴承导轮(12),上压轮支座(3)设置在下压轮支座(1)上方,上压轮支座(3)的一端弯曲,通过销轴(2)与下压轮支座(1)的一端铰接,上压轮支座(3)通过销轴(2)转动;下压轮支座(1)另一端设有锁紧块(6),通过螺杆和锁紧螺母(7)与上压轮支座(3)的另一端连接;下压轮支座(1)上设有多个下轴承导轮(12),上压轮支座(3)上设有多个上轴承导轮(5),上轴承导轮(5)和下轴承导轮交错布置,相互匹配;所述锁紧块(6)上设有过线孔(10),生产过程中,铜扁线(11)通过过线孔(10)进入上压轮支座(3)与下压轮支座(1)之间,通过上轴承导轮(5)和下轴承导轮压硬;
所述上压轮支座(3)和下压轮支座(1)截面为凹形结构,上轴承导轮(5)和下轴承导轮(12)分别设置在凹形结构内,上轴承导轮和下轴承导轮的导轮轴(9)两端通过压块(8)分别固定在凹形结构上;所有的上轴承导轮(5)轴线与所有的下轴承导轮(12)轴线相互平行;导轮轴(9)两端固定,也保证每个上轴承导轮(5)和下轴承导轮(12)的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铜扁线在线压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导轮(5)和下轴承导轮(12),采用高强度小游隙的宽面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磁铜扁线在线压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轮支座(3)和下压轮支座(1)侧面设有刻度尺(4)。
4.一种电磁铜扁线在线压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采用一种电磁铜扁线在线压硬装置进行压硬,该装置包括下压轮支座(1)、销轴(2)、上压轮支座(3)、上轴承导轮(5)、锁紧块(6)、锁紧螺母(7)、过线孔(10)和下轴承导轮(12),上压轮支座(3)设置在下压轮支座(1)上方,上压轮支座(3)的一端弯曲,通过销轴(2)与下压轮支座(1)的一端铰接;下压轮支座(1)另一端设有锁紧块(6),通过螺杆和锁紧螺母(7)与上压轮支座(3)的另一端连接;下压轮支座(1)上设有多个下轴承导轮(12),上压轮支座(3)上设有多个上轴承导轮(5),上轴承导轮(5)和下轴承导轮交错布置,相互匹配;所述锁紧块(6)上设有过线孔(10);所述上压轮支座(3)和下压轮支座(1)截面为凹形结构,上轴承导轮(5)和下轴承导轮(12)分别设置在凹形结构内,上轴承导轮和下轴承导轮的导轮轴(9)两端通过压块(8)分别固定在凹形结构上;所有的上轴承导轮(5)轴线与所有的下轴承导轮(12)轴线相互平行;导轮轴(9)两端固定,也保证每个上轴承导轮(5)和下轴承导轮(12)的轴线平行;
上压轮支座(3)通过销轴(2)自由转动,通过调整锁紧螺母(7),来调节上压轮支座(3)与下压轮支座(1)之间的缝隙,进而调整铜扁线的压硬值;所述上压轮支座(3)和下压轮支座(1)侧面设有刻度尺(4),根据压硬值的要求,按刻度尺(4)数值来调节上轴承导轮(5)和下轴承导轮(12)之间的距离,以达到所需的压硬值;
生产过程中,铜扁线(11)通过过线孔(10)进入上压轮支座(3)与下压轮支座(1)之间,通过上轴承导轮(5)和下轴承导轮(12)进行压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天威线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天威线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26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