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水杨酰胺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3515.6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2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栋;王成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高鹏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7/18 | 分类号: | B01J27/18;C07C231/10;C07C235/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陈丽君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水杨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催化剂,特别涉及一种合成水杨酰胺的催化剂,属于水杨酰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杨酰胺(salicylamide,结构式为2-(HO)C6H4CONH2)学名为2-羟基苯甲酰胺(2-Hydroxylbenzamide),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是合成其许多重要衍生物(如杀螺剂硝苯柳胺,镇痛止热药邻乙氧基苯甲酰胺等)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料、染料,橡胶助剂等诸多领域。水杨酰胺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而且也是一种被广泛接受和大量使用的解热镇痛药,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关节痛及活动性风湿症等,具有很好的疗效。
目前,合成水杨酰胺的方法主要有水杨酸氨化法和水杨酸甲酯氨化法。水杨酸氨化法是以水杨酸为原料,加入氨水在适当的条件氨基化,此方法合成的水杨酰胺提纯率低、成品纯度低,成品常常带粉红色泽,且提纯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成水杨酰胺的催化剂,该催化剂性能重复性好,有利于工业化;易于分离,有利于产品的分离纯化;大大提高了水杨酰胺的提纯率及产品纯度,另外,提供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方便,工艺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合成水杨酰胺的催化剂,由磷酸二氢锌、氧化锂和氢氧化钠组成,磷酸二氢锌:氧化锂:氢氧化钠为1-1.5:0.3-0.8:1-2,按重量比计。
上述的合成水杨酰胺的催化剂,由磷酸二氢锌、氧化锂和氢氧化钠组成,磷酸二氢锌:氧化锂:氢氧化钠为1:0.8:1,按重量比计。
上述的合成水杨酰胺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磷酸二氢锌、氧化锂和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加入蒸馏水形成摩尔浓度为35%的溶液,将溶液放入反应釜中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氨气,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5小时,氨气流速为12m/s,反应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pH=7),过滤,将所得的沉淀物在110℃下干燥1.5小时,再于270℃焙烧3小时制得催化剂,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性能重复性好,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高,有利于工业化;易于分离,有利于产品的分离纯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提纯率及产品纯度。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可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合成水杨酰胺的催化剂,将磷酸二氢锌、氧化锂和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加入蒸馏水形成摩尔浓度为35%的溶液,将溶液放入反应釜中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氨气,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5小时,氨气流速为12m/s,磷酸二氢锌:氧化锂:氢氧化钠为1:0.3:1,按重量比计,反应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pH=7),过滤,将所得的沉淀物在110℃下干燥1.5小时,再于270℃焙烧3小时制得催化剂,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合成水杨酰胺的催化剂,将磷酸二氢锌、氧化锂和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加入蒸馏水形成摩尔浓度为35%的溶液,将溶液放入反应釜中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氨气,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5小时,氨气流速为12m/s,磷酸二氢锌:氧化锂:氢氧化钠为1:0.8:1,按重量比计,反应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pH=7),过滤,将所得的沉淀物在110℃下干燥1.5小时,再于270℃焙烧3小时制得催化剂,即可。
实施例3
一种合成水杨酰胺的催化剂,将磷酸二氢锌、氧化锂和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加入蒸馏水形成摩尔浓度为35%的溶液,将溶液放入反应釜中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氨气,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5小时,氨气流速为12m/s,磷酸二氢锌:氧化锂:氢氧化钠为1.5:0.8:2,按重量比计,反应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pH=7),过滤,将所得的沉淀物在110℃下干燥1.5小时,再于270℃焙烧3小时制得催化剂,即可。
尽管发明人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一个熟练的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作出修改和/或变通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是显然的,都不能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实质,本发明中出现的术语用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阐述和理解,并不能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高鹏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镇江高鹏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3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