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或光缆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3553.1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0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皮志勇;陈克勇;王攀;汪燚春;杨帆;刘勇;孟慧;邓德慧;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荆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G02B6/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光缆 放线 装置 | ||
本申请是名称为:一种电缆放线装置、申请日为:2014年05月26日、申请号为:201410224433.5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施工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或光缆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通常是盘绕在盘具上,在进行电力施工或敷设时,将电缆从盘具上放出,现有施工技术领域,常用的为动力收放线装置及手工放线装置。动力布放需要动力,通常是电网的电力或者是拖拉机进行发电,供收放线装置动力。然而,在较多的场合,不需要动力收放线,只需人工放线,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放线装置放线比较费力,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进度,为此,施工领域期待有省力、易放线缆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揭示一种电缆或光缆放线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缆或光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固定装置1、一活动装置2和一旋转支撑体3;固定装置具有底座11、突出于底座且外径小于底座的外缘直径的限定部件12、突出于底座且外径小于限定部件的内边缘直径的固定座13,限定部件位于固定座之外,限定部件与固定座之间形成有圆柱环形通道14,固定座中央具有向底座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15;活动装置具有位于外层的圆柱环形支架21、位于中央的轴孔定位柱25、连接圆柱环形支架与轴孔定位柱的多根承载杆22,每根承载杆下方安装有连接杆24,每个连接杆下方安装有滑动装置23,轴孔定位柱底部中央具有向轴孔定位柱上表面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26;旋转支撑体为球状体;在安装状态时:固定装置放置在水平面上,将旋转支撑体放置在第一凹槽中、活动装置放置在固定装置上方且轴孔定位柱的第二凹槽套在旋转支撑体上,旋转支撑体小于二分之一的部分位于第一凹槽中、旋转支撑体另外小于二分之一的部分位于第二凹槽中,轴孔定位柱下表面与固定座上表面是不接触的,圆柱环形支架位于限定部件上方但与限定部件不接触,滑动装置位于圆柱环形通道中,承载杆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滑动装置下底面在同一平面内且与圆柱环形通道的侧边缘不接触而且圆柱环形通道的下表面是接触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部分球形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为部分球形凹槽。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体为铁球或钢球。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杆对称地分布在轴孔定位柱周围。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为轴承或滑轮。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滑动装置的轴线位于与轴孔定位柱的轴线为中心轴的同一圆柱面上。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环形支架的上表面高出于承载杆的上表面。
本发明的第2实施实例中,固定装置的底座11上还具有多个固定孔16。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固定孔对称地分布在固定装置上。
本发明的第3实施实例中,一种电缆或光缆放线装置,其滑动装置的内侧安装有内限位装置27,滑动装置的外侧安装有外限位装置28,内、外限位装置与滑动装置是不接触的,但其限制了滑动装置的方向,它不会使滑动装置绕连接杆作360度转动,而是方向相对稳定,这样,在活动装置启动时,放电缆更省力,因为所有的滑动装置朝一个方向运动;在安装状态时,内、外限位置与圆柱环形通道的底面是不接触的。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第4实施实例中,一种电缆或光缆放线装置,内限位装置27是连在一起的,外限位装置28也是连在一起的。
分散的内、外限位置体积较小,更易携带;连在一起的内、外限位置,安装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荆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荆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3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