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洞试验尾支撑干扰修正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3557.X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1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华;许新;刘大伟;尹陆平;彭超;师建元;饶正周;李强;史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1M9/00 | 分类号: | G01M9/00;G01M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洞试验 支撑 干扰 修正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风洞试验尾支撑干扰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模型机身、模型真实后体、尾支撑破坏后体,其中,模型真实后体、尾支撑破坏后体能分别装配在模型机身的尾部,模型真实后体装配在模型机身的尾部构成真实模型,尾支撑破坏后体装配在模型机身的尾部构成后体破坏试验模型;
(2)将尾支撑破坏后体装配在试验模型尾部,构成后体破坏试验模型,采用条带悬挂支撑机构悬挂后体破坏试验模型,并将后体破坏试验模型固定于试验风洞的试验段中,同时将假尾支撑件伸入后体破坏试验模型内部,且后体破坏试验模型与假尾支撑件之间不接触、不碰撞,然后模拟有尾支撑条件下的状态进行风洞试验,试验迎角范围为A~B;
(3)将模型真实后体装配在试验模型尾部,构成真实模型,采用条带悬挂支撑机构悬挂真实模型,并将真实模型固定于试验风洞的试验段中,模拟无尾支撑条件下的状态进行风洞试验,试验迎角范围为A~B;
(4)采用尾部支撑机构支撑后体破坏试验模型,并将后体破坏试验模型固定于试验风洞的试验段中,然后进行风洞试验,试验迎角范围为C~D,且|D-C|≥|B-A|;
(5)对步骤2、3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相同迎角条件下步骤2和步骤3的试验结果,将步骤2的试验结果减去步骤3的试验结果得差量,所得差量即为尾支撑系统对试验模型的支撑干扰量;
(6)对步骤5所得的差量进行多项式拟合,拟合结果为试验迎角范围为A~B的尾支撑系统干扰量,再依据拟合结果进行插值,得到试验迎角范围为C~D的尾支撑系统干扰量;
(7)在相同迎角条件下,将步骤4的试验结果减去步骤6的试验结果,即得试验迎角范围为C~D的修正尾支撑干扰后的试验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洞试验尾支撑干扰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风洞试验的风洞为高速风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风洞试验尾支撑干扰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带悬挂支撑机构内的天平为内环式六分量条带悬挂支撑天平。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风洞试验尾支撑干扰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支撑机构内的天平为杆式六分量天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风洞试验尾支撑干扰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支撑机构内的天平为杆式六分量天平。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风洞试验尾支撑干扰修正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该方法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试验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将该方法用于飞机、导弹、火箭、临近空间飞行器的试验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未经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35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油润滑滚动轴承两相流动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空传感器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