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推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4036.6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7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邓九龄;张冠杰;黄丽;卢天明;张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御银自动柜员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一种推钞装置,包括套在推钞轴上的第一推钞板,第一推钞板一侧设置有可相对其滑动的第二推钞板,第一推钞板与第二推钞板之间设置有与二者连接的推钞弹簧。该推钞装置能提供预紧力,可使钞票与挖钞轮之间具有恒定的摩擦力的推钞装置,避免装入的钞票倾斜或移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TM机内的钞箱,特别涉及钞箱内的推钞装置。
背景技术
ATM机内设置有储存钞票的钞箱,当客户取钱时,由挖钞装置将钞箱内的纸币挖出,为配合挖钞装置挖取钞票,钞箱内设置有推钞装置,以抵紧钞票,使钞票与挖钞装置的挖钞轮之间产生摩擦,从而便于挖钞装置的挖钞轮将钞票带离钞箱。目前,钞箱内的推钞装置包括推钞板101,推钞板101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竖向布置的两个通孔102,两端的通孔102对称设置,两根推钞轴103的两端呈上下布置方式分别穿过对应通孔102,两根推钞轴10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齿轮104固联,同侧的上下两齿轮104相互啮合,钞箱105两端的内侧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与对应齿轮配合的齿条106,推钞板101下部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块107,连接块107上设置有与钞箱105长度方向平行的凹槽,钞箱105内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对应凹槽相配合的传送皮带108,传送皮带108插入对应凹槽内,通过销钉贯穿凹槽及传送皮带108,将传送皮带108与凹槽固联为一体,如图1和图2所示,当钞票放入钞箱105后,由驱动装置带动传动皮带108移动,从而传动皮带108带动连接块107朝向钞票移动,进而连接块107带动推钞板101朝向钞票移动,使推钞板101抵紧在钞票上,由于推钞轴103两端上链接有齿轮104,因此,随着推钞板101移动,带动齿轮104沿齿条106移动,可保证推钞板101移动平稳,然而,由于装钞时推钞板101只能轻微靠住钞票,无法将钞票抵紧,因此,钞票容易倾斜或移位,影响装置质量和装超效率,同时,由于钞票容易倾斜或移位,还导致挖钞装置挖钞过程中容易损坏钞票,或挖出多张重叠钞票,造成出钞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提供预紧力,可使钞票与挖钞轮之间具有恒定的摩擦力的推钞装置,避免装入的钞票倾斜或移位。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推钞装置,包括套在推钞轴上的第一推钞板,第一推钞板一侧设置有可相对其滑动的第二推钞板,第一推钞板与第二推钞板之间设置有与二者连接的推钞弹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推钞装置,在加钞状态时,加钞人员将钞票装入第二推钞板与钞箱内壁之间的空间内,由钞箱内驱动推钞装置移动的动力系统带动第一推钞板朝向钞票方向移动,从而第一推钞板推动第二推钞板朝向钞票方向移动,由于第二推钞板可相对第一推钞板滑动,且第一推钞板与第二推钞板之间设置有推钞弹簧,因此,第一推钞板推动第二推钞板移动过程中,推钞弹簧受力压缩,从而给予第二推钞板朝向钞票方向的预紧力,使第二推钞板抵紧钞票,有效防止加钞后钞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出现倾斜、移位等现象,避免出钞时出现卡钞,造成钞票损坏,避免挖钞失败等故障;同时,在出钞状态时,由于第二推钞板通过第一推钞板推动推钞弹簧后带动其移动,使其抵紧于钞票上,当挖钞装置中的挖钞轮挖钞时,挖钞轮与钞票的接触为弹性接触,此时,挖钞轮给予钞票一个反向作用力,使钞票推动第二推钞板,从而反向挤压推钞弹簧,可使推钞弹簧自动调节钞票与挖钞轮之间的正压力,从而使钞票与挖钞轮之间始终保持相对恒定的摩擦力,保证了ATM机出钞的连续性和出钞间隔的均匀性,以及被挖出钞票的平整性,有效改善了由于电源不稳定等原因造成的钞箱推钞装置推钞力变动,而对挖钞效率及挖钞效果造成的不良影响,延长了钞票和挖钞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后视图。
图6为本发明仰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御银自动柜员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御银自动柜员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40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