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光纤周界安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4769.X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2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琨;刘铁根;江俊峰;田苗;马春宇;何畅;柴天娇;李志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12 | 分类号: | G08B1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光纤 周界 系统 | ||
1.一种分布式光纤周界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激光光源(1)、隔离 器(2)、第一耦合器(3)、第一环形器(4)、第二耦合器(5)、第三耦合器(6)、 第二环形器(7)、第一探测器(8)、第二探测器(9)、第一、第二高速采集卡(10、 11)、计算机(12)和传感光缆(13);其中:
光由激光光源(1)发出后,经过隔离器(2)后,由第一耦合器(3)分成1:1的 两束光,这两束光分别经过第一环形器(4)和第二耦合器(5)后,从构成干涉臂两端 的第三耦合器(6)和第二环形器(7)进入传感环路中并沿相反的两个方向传输,在对 端的耦合器3处发生干涉,传感光缆(12)遇到的扰动,扰动发生位置到传感光缆两端 距离不同,形成相干光波到达探测器的时间延迟,沿逆时针方向传播的光波先后到达第 一探测器(8)和沿顺时针方向传播的光波到达第二探测器(9)上,由第一探测器(8 和第二探测器(9)把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经隔直后,由第一、第二高速采集卡(10、 11)采集到计算机(12)中,进行下一步信号处理;所述信号处理包括扰动定位算法、 扰动报警和模式识别算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纤周界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定位算 法包括以下处理:
传感光缆受到扰动,沿逆时针方向传播的光波到达第一探测器(8)的时间为:
t1=L1n/c
沿顺时针方向传播的光波到达第二探测器(9)的时间为:
t2=(L-L1)n/c
由此可计算出扰动点位置公式:
式中,L1为扰动点距离第一探测器的距离,L是光纤总长度,n是光纤折射率,c是光 在真空中的速度(3×108m/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纤周界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识别算 法利用EMD分解信号得到IMF分量,提取包含主要信息的IMF分量的峭度特征,最 后再通过支持向量机进行模式识别,具体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一、取一段已知入侵行为的扰动信号x(t),求取扰动信号x(t)的所有极大值和 极小值,并用三次样条对这些极大值和极小值进行插值,得到极大值包络Xmax和极小值 包络Xmin,求取极大值包络和极小值包络的平均值m1=(Xmax+Xmin)/2;
步骤二、从扰动信号x(t)中减去上下包络的平均值,得到信号,即:h1=x(t)-m1;
步骤三、如果h1满足IMF条件,则h1即为第一个IMF,即为H1,若h1不满足IMF 条件,则h1代替扰动信号x(t)重复步骤一至二k次,直到h1k满足IMF条件,此时的h1k就作为第一个IMF,记为:H1;
步骤四、从扰动信号x(t)中减去第一个IMFH1得到剩余部分r1,用剩余部分r1代 替扰动信号x(t),重复步骤一至四,直到最后的剩余部分r1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剩余部分r1足够小,以至于小于我们大量实验得到的设定阈值;
(2)剩余部分r1是一个单调函数,不满足IMF分解条件,则分解结束;
EMD将一个复杂的扰动信号x(t)分解为有限个经验模态函数Hi和一个剩余部分r 的和值,即:
步骤五、前M个IMF分量已经能够基本描述扰动信号的扰动特征值,包含了扰动 信号的主要信息,因此选择前M个IMF分量,利用峭度的定义计算 出包含主要信息的每个IMF分量的峭度特征;其中:i代表第i个IMF分量;N是有限 整数;k代表IMF分量中离散点的位置;η代表该位置信号的中心距;
步骤六、利用公式对每个峭度进行归一化得到归一化峭度;
步骤七、前M个包含主要信息的归一化峭度构成一个特征向量T=[T1′,T2′,…,TM′];
步骤八、利用D-SVM找到最优的分类函数:
β=1,2,…m,αβ*,b*分别为拉格朗日系数和分类阈值,K(xβ,xγ)代表核函数, 将扰动信号的特征向量T=[T1′,T2′,…,TM′]输入支持向量机中,根据各种入侵行为的特征 向量的不同进行分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47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舒心通脉滴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急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