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刷组件的刷握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4977.X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4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宏伟 |
主分类号: | H01R39/38 | 分类号: | H01R39/3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54 重庆市巴南区李家***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刷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机、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容纳碳刷,使碳刷前端保持与集电环紧密接触的碳刷组件的刷握。
背景技术
在电动机机组、发电机机组转动过程中,由于集电环始终与碳刷组件之间高速运动,集电环与碳刷组件中的碳刷前端相接触,两者之间必然产生摩擦,此种摩擦必然会导致碳刷磨损,碳刷温度升高。由于集电环与碳刷前端之间的摩擦产生的磨损,使碳刷的长度逐渐缩短,而为了使碳刷与集电环之间保持工艺要求的的接触特性,集电环与碳刷之间保持紧密接触以使电流能够通过,就需要一个推动力持续作用在碳刷上,首先使碳刷与集电环之间保持良好的接触,形成电流的通道;其次,在碳刷因磨损而缩短时,必须有作用力推动碳刷,能动态地使碳刷移动,保持与集电环之间保持良好的接触。现有技术中,容纳碳刷组件的刷握,大都结构复杂,安装和拆卸碳刷比较麻烦,而且其采用的弹簧弹力不均匀,弹簧也容易失效;此外,弹簧自身结构也比较复杂,安装或更换弹簧也不方便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刷组件的刷握,容纳多组碳刷组件,弹簧提供作用力使碳刷与集电环之间保持良好的接触,形成电流的闭合通路;而且在碳刷因磨损而缩短时,产生作用力推动碳刷,能动态地使碳刷移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碳刷组件的刷握,包括刷握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手柄,手柄与手柄转轴连接,手柄转动时带动手柄转轴转动;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碳刷安置孔,装置时将配用的碳刷组件放置在碳刷安置孔内;在碳刷安置孔内,设置有弹簧挂孔;
在本体上,设置有制动板,制动板的前端向上翻折,形成档边,档边横在碳刷安置孔的前面;制动板的中部或后部,与手柄转轴配合设置或配合连接,在手柄转轴转动时,带动制动板的前端上下移动,使档边上端的高度高于或低于碳刷安置孔的下端;
每个碳刷安置孔内,都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设置在碳刷安置孔内, 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刷握本体上,牢固连接;装配后弹簧给碳刷安置孔内的碳刷组件弹力作用。
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的弹簧,由弹簧底块和卷簧组成,卷簧设置在弹簧底块的一端,卷簧是相互连接的若干圈弹簧片构成,通常由一整块金属片经卷绕加工成卷簧,卷簧的圈数大于3圈,卷簧的外端头连接在在弹簧底块的一端上;在弹簧底块与卷簧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弯钩,通过该定位弯钩在安装时插入弹簧挂孔内,与碳刷安置孔之间进行定位;在弹簧底块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孔,通过该连接孔将弹簧底块与刷握本体之间牢固连接。
所述定位弯钩是在弹簧底块的端头上设置向下的弯钩。
在弹簧底块上设置一块加强块,通过一个或两个铆钉将卷簧的外端头、加强块和弹簧底块铆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能根据电动机机组、发电机机组的需要,每个刷握能容纳多组碳刷组件,安装和拆卸碳刷很方便,而且快捷;
2、刷握内的弹簧能够提供作用力使碳刷与集电环之间保持良好的接触,形成电流的闭合通路,使电动机机组、发电机机组转动良好。
3、在碳刷因磨损而缩短时,产生作用力推动碳刷,能动态地使碳刷移动,使碳刷与
集电环之间保持良好的接触,形成电流的通路。
4、结构简单、安装或拆卸方便。
5、提供恒定的弹簧作用力,使电动机机组、发电机机组转动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刷握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 图1的A向视图;
图4是弹簧(件9)结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2、3所示,一种碳刷组件的刷握,包括刷握本体1,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手柄2,手柄2与手柄转轴3连接,手柄2转动时带动手柄转轴3转动;在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碳刷安置孔4,装置时将配用的碳刷组件放置在碳刷安置孔4内;根据工艺要求,碳刷安置孔4通常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碳刷安置孔4通常为方孔,与矩形结构的碳刷相配合,将矩形结构的碳刷配合放置在方孔内,能前后一定范围移动。图3所示为四个孔结构的刷握。
在碳刷安置孔4内,设置有弹簧挂孔5,用于与配合的弹簧的定位挂钩相配合而安装弹簧。弹簧挂孔5通常设置在碳刷安置孔4的底边上,在其底边开设该弹簧挂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宏伟,未经张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49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掺杂晶格应变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