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水体中藻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5325.8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7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蓉蓉;雷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长宇实用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水体 藻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水体中藻类的方法,属于水体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重富营养和超富营养化严重,从而导致了藻类水华现象频繁发生。藻类的危害表现主要为水中藻类的过度生长,使水体颜色发生改变,景观功能丧失;大量的藻类覆于水面,阻断水体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水体严重缺氧,同时藻类死亡分解的过程消耗水中溶解氧,使鱼类等窒息死亡,严重破坏水体的生态功能;藻类生长过程中释放的土臭素和2-甲基异茨醇等物质引起自来水异味,严重影响自来水的口感,同时藻类释放的藻毒素无法通过常规的水处理技术去除,而藻毒素可能诱发癌症,对使用者的健康危害极大;自来水厂原水中的藻类会堵塞滤池,造成水厂滤池反冲洗频率升高,从而提升制水成本,少量穿透滤池的藻类会影响供水水质。
目前去除水体中蓝藻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修复法,物理法是以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改变进入水体或水体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达到杀伤、杀灭藻类及分解、吸附水体中杂质,达到净化水系的目的。优点是不破坏水体、无残留,但物理杀伤是等量关系,杀伤生命体越大,耗量越多,杀伤越多所耗能量越多,水质杂质越多,耗能越多。另外包括机械法或人工打捞水藻以及采取挖泥的方法,前者只能作为简易的辅助手段,根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果甚微。化学法主要是采用各种化学除藻剂,这些除藻剂的化学成分均为易溶性的铜化合物,或者螯合铜类物质,对鱼类水草等水族生物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并且有致癌作用,还会产生其他的一些不可预测的不良后遗症。生物修复除藻剂是针对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十几种活性微生物和相应的酶,是一种全天然的纯生物制剂,对水体中的水生生物以及人类等不产生任何危害及副作用,产品一旦投入水体,产品中的微生物迅速活化与水中的藻类竞争营养源,从而使藻类缺乏营养死亡,沉入水底,越来越多的微生物继续降解死亡的藻类,直至消灭,使水体变清。但生物法特别是生态修复的方法对于小范围、固定区域内藻华的防治是重要的方法,但见效慢、成本高,较难普遍适用于大面积、突发性藻华的治理。粘土除藻只是将蓝藻吸附后沉降到水底,降到水底的藻类还是活着的,依旧会存活并在一定时期内大量繁殖;其次,降到水底的藻类处于缺氧状态,如果腐烂后,会释放出硫化氢气体及藻毒素,而藻毒素是无法分解的,在水体中扩散后会导致底栖生物和孢子生物被闷死灭亡,严重的造成底泥缺氧,造成二次污染和生物死亡甚至放出有害气体,进一步破坏水体生物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方法去除蓝藻只是将蓝藻吸附后沉降到水底,降到水底的藻类依旧会存活并在一定时期内大量繁殖,且藻类腐烂后,导致底栖生物和孢子生物被闷死灭亡和水体二次污染的弊端,提供了一种通过在藻污染水体中加入五氧化二钒进行预氧化处理,然后加入碳酸钙粉末和盐酸,产生大量的CO2和热,促使藻类的细胞壁打开,再添加过氧化钙,产生大量的氧气促使藻类的死亡,生成的氢氧化钙用于调节水体pH值,将藻类沉降至水中,再通过加入聚乙烯胺制得的颗粒,促使藻类失去活性、彻底死亡,最后加入漂白粉对水体进行杀菌消毒的处理方法。本发明处理方法见效快,对藻类去除率高,对水体无二次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1)取五氧化二钒投入至藻污染水体中,加入量为5~7mg/L,然后启动搅拌器,设置搅拌器转速为300~500r/min,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预氧化处理3~5h,待预氧化后,降低转速为80r/min,搅拌10~20min;
(2)待上述搅拌完后,取碳酸钙,将其置于碾磨机中碾磨1~2h,过筛得80~100目的碳酸钙粉末,将碳酸钙粉末均匀撒入藻污染水体中,撒入量为3~5mg/L,设置搅拌器转速为300~400r/min,搅拌反应3~4h;
(3)待其搅拌反应完成后,按盐酸与藻污染水体体积比1:1000,将质量分数为30~35%的盐酸投入藻污染水体中,在160r/min下搅拌反应1~2h,待反应后,再按过氧化钙与藻污染水体质量比2:3000,将过氧化钙投入藻污染水体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反应2~3h;
(4)待反应完成后,取聚乙烯胺,将其经γ射线辐照,控制辐照能量为5~7MeV,剂量为35~60kGy,辐照20~30min后放入容器中,按天然钠基膨润土、双氧水与聚乙烯胺质量比1:2:1,将天然钠基膨润土和质量分数为17%的双氧水添加至容器中混合均匀,用波长为350~370nm的紫外射线辐照40~5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长宇实用气体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长宇实用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53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水处理机
- 下一篇:一种高含油含聚污水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