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面示功图计算油井动液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5569.6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华;王欣辉;陈军;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工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47 | 分类号: | E21B47/047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郑向群 |
地址: | 2731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面 示功图 计算 油井 液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井动液面的计算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地面示功图计算出 油井动液面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井动液面反映了地层供液与能量状况及供排协调关系,是抽油机井生产管理与 评价的重要参数。动液面测量一般采用声波法,需由人工定期到井口进行测量,不能进行实 时监测,影响油田生产分析的及时性;先前大家采用地面示功图计算油井动液面误差较大, 后来研究人员将地面功图转化为泵功图,消除振动、惯性和摩擦等动载荷的影响,建立基于 泵功图的油井动液面计算模型,但是由于各井的基础参数的额影响,由地面功图转化为泵 功图的精度较差,不能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面示功图计算油井动液面的方 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地面示功图计算油井动液面的方法,所述 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根据油井的工况和抽油泵泵经对油井进行分类;
步骤(2)对地面示功图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地面功图计算油井动液面的计算公式1计算 出抽油机井该时间点的油井动液面;
;公式1
步骤(3)根据不同工况和不同泵径制定出计算值和测试值对比表,计算出测试值与计 算值之间的比值,通过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校正系数;
步骤(4)将校正系数带入公式2对拟合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保证选取的校正系数计算 出的拟合值和实测值吻合度在90%以上,否则重新确定校正系数;
;公式2
步骤(5)对计算系数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校正系数数据库,做到油井动液面实时监控。
所述的工况包括:气体影响、供液不足、固定阀漏失、游动阀漏失、双阀同时漏失、柱塞 脱出工作筒、上碰泵、下碰泵、抽油杆断脱、连抽带喷、油井出砂、油稠、结蜡、液击、油管漏 失;所述的抽油泵泵径型号为:Φ38、Φ44、Φ50、Φ56、Φ63、Φ70、Φ83、Φ9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方法可以轻松获取抽油机井动液面深度并作相应的技术 分析,有效的避免了地面示功图计算油井动液面深度不准确的弊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地面示功图计算油井动液面的方法,所述的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根据油井的工况和抽油泵泵经对油井进行分类;
步骤2)对地面示功图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地面功图计算油井动液面的计算公式1计算 出抽油机井该时间点的油井动液面;
;公式1
步骤3)根据不同工况和不同泵径制定出计算值和测试值对比表,计算出测试值与计算 值之间的比值,通过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校正系数;
步骤4)将校正系数带入公式2对拟合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保证选取的校正系数计算 出的拟合值和实测值吻合度在90%以上,否则重新确定校正系数;
;公式2
步骤5)对计算系数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校正系数数据库,做到油井动液面实时监控。
所述的工况包括:气体影响、供液不足、固定阀漏失、游动阀漏失、双阀同时漏失、柱塞 脱出工作筒、上碰泵、下碰泵、抽油杆断脱、连抽带喷、油井出砂、油稠、结蜡、液击、油管漏 失;所述的抽油泵泵径型号为:Φ38、Φ44、Φ50、Φ56、Φ63、Φ70、Φ83、Φ95。
首先用动液面测试仪针对不同工况的油井进行动液面测试,测试准确的油井动液 面深度。其次采集这些油井的地面示功图,分析地面示功图上下冲程的载荷差,根据泵径、 原油密度、冲程计算出油井动液面深度。然后将所测油井根据抽油泵泵径和地面示功图上 下冲程载荷差进行分类,根据分类分别将动液面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拟合寻找校正系数。
确定校正系数后应用到符合相应分类的其它井;此方法可以轻松获取抽油机井动 液面深度并作相应的技术分析,有效的避免了地面示功图计算油井动液面深度不准确的弊 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工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工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55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