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5597.8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0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霍晴晴;王永霞;李亚平;肖炜;赖泳红;李治滢;和树庄;崔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38;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苏芸芸 |
地址: | 65009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好氧反 硝化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变形假单胞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到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氮是动物合成蛋白和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主要成分,是生物体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然而随着城市扩展及工、农业的发展,人类过度的向水体中释放含氮化合物,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不仅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风险,含氧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使水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各种影响,同时还严重影响到人体健康。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氮素污染的治理以及脱氮工艺的创新。
脱氮工艺可分为物理与化学脱氮法(简称“物化法”)和生物脱氮法,前者往往具有操作费用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相对于物化法,生物脱氮是对环境影响较小且经济有效的一种脱氮工艺。传统的生物脱氮由于具有良好的脱氮效率而受到广泛认可,但由于其由好氧硝化和厌氧/缺氧反硝化两部分工艺组成,也造成了操作复杂、能耗大以及运行费用高等缺点。传统理论认为反硝化只有在厌氧或缺氧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而随着好氧反硝化现象的发现以及不断分离得到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增加,促进了新型脱氮工艺的发展。传统的生物脱氮方法中主要是在有氧条件下由硝化细菌将NH4+-N氧化为NO3--N,之后再在缺氧条件下将NO3--N转化为N2,而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发现则可将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在同一反应器内实现即同步硝化反硝化,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与费用。
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的研究主要基于好氧反硝化菌。反硝化菌为异养菌,而浅层地下水中COD浓度较低,需要外加碳源才能满足反硝化作用,因而研究碳源类型、碳氮比对反硝化菌脱氮性能的影响,可以找到更加有效经济的碳源,从而提高反硝化效率。因此,从自然界中分离高效好氧反硝化菌株并优化其反硝化条件,将对此工艺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株具有高效好氧反硝化能力的菌株,为生物脱氮、治理高氮污染水体提供一种良好的微生物材料。
本发明从昆明滇池底泥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好氧反硝化菌株,该菌株命名为变形假单胞菌(
该菌株的生物学特征为:细胞呈杆状,有鞭毛,端生;菌落在LB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为乳白色,圆形,表面光滑;革兰氏染色反应呈阴性,接触酶、氧化酶、硝酸盐还原和精氨酸水解为阳性;硝基-D甲基半乳糖水解,吲哚反应、VP实验、H2S产生、色氨酸脱氨酶、赖氨酸脱酸酶、鸟氨酸脱羧反应、葡萄糖产酸发酵、脲素水解、七叶灵水解和明胶液化均为阴性。菌株能利用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酸盐、癸酸、苹果酸、蔗糖、柠檬酸钠和苯乙酸作为碳源;不能利用阿拉伯糖、甘露醇、N-乙酰葡糖糖胺、麦芽糖和己二酸实验作为碳源。
本发明所涉及的好氧反硝化细菌是通过富集、梯度稀释、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并结合定性筛选中的颜色反应等方法筛选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55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