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储能密度钛酸锶钡-氧化锌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5937.7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军;邱维君;刘小强;陈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68 | 分类号: | C04B35/46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储能 密度 钛酸锶钡 氧化锌 陶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容器用介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储能密 度复相电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介质电容器以其超高的功率密度,极其适合应用于功率波动快速且 不稳定的领域,其储能方式是将电能以电容器对极板间的富集电荷电势场 的形式储存。与传统的燃料电池、锂电池相比,电介质储能电容器的特点 是响应速度快、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全固态安全结构、使用温度范 围广等,在大功率和脉冲功率器件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探索具有高介 电常数、高介电击穿场强和低介电损耗的介电材料作为储能电容器用介质 材料,是提高储能密度、实现器件小型化的关键。在储能方面,较低的介 电损耗、较高的介电常数和击穿场强,使得钛酸锶钡陶瓷在储能领域受到 广泛关注。但较低的击穿场强制约了其性能,可以通过复合第二相来实现 对钛酸锶钡介质材料的改性。
申请号为201310681668.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储能密度钛酸锶钡 陶瓷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原料BaCO3,SrCO3和TiO2按 Ba1-xSrxTiO3化学式配料,研磨后烘干,过筛;(2)将步骤(1)制得的粉 料于1100~1250℃煅烧1~5小时后,过筛;(3)将步骤(2)制得的粉 料装入模具,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在真空环境中900~1050℃进行烧 结,制得陶瓷烧结体;(4)空气气氛下,将所述的陶瓷烧结体于800~1100℃ 热处理1~5小时,制得所述钛酸锶钡陶瓷。该方法制备的纯Ba0.4Sr0.6TiO3陶瓷最高储能密度可达到1.20J/cm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储能密度钛酸锶 钡-氧化锌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复相陶瓷在室温下储能密度可 达到1.55J/cm3。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储能密度钛酸锶 钡-氧化锌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BaCO3,SrCO3和TiO2按Ba0.4Sr0.6TiO3化学式配料,研 磨至粒径为100nm~500nm后烘干,过筛;
(2)将步骤(1)制得的粉料1150℃煅烧3小时后,过筛,制得 Ba0.4Sr0.6TiO3粉料;
(3)将步骤(2)制得的Ba0.4Sr0.6TiO3粉料与ZnO粉末按质量比(100-x): x进行配料,研磨后烘干,过筛,制得陶瓷粉料;
(4)将步骤(3)制得的陶瓷粉料装入模具,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系 统在真空环境中1000℃进行烧结,制得陶瓷烧结体;
(5)空气气氛下,将步骤(4)制得的陶瓷烧结体1000℃热处理3 小时,制得所述高储能密度钛酸锶钡-氧化锌复相陶瓷。
进一步地,步骤(1)、(3)中,研磨的方法为:将原料放入球磨罐, 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进行球磨。
进一步地,步骤(3)中,Ba0.4Sr0.6TiO3粉料与氧化锌粉末的质量比 (100-x):x,x=0.5~3.0。
进一步地,步骤(3)中,Ba0.4Sr0.6TiO3粉料与氧化锌粉末的质量比 (100-x):x,x=0.5、1.0或3.0。
本发明通过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提高复相陶瓷的介电击穿强度, 通过添加氧化锌来提高复相陶瓷的介电常数,从而提高复相陶瓷的储能密 度。
在制备前,原料需要研磨至一定的细度,研磨时,可将原料放入球磨 罐,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中进行球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5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