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烧器引射喷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7274.2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6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R3/28 | 分类号: | F23R3/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器引射 喷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领域,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燃气轮机、锅炉、化工 炉等的燃烧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增强燃烧稳定性、防止燃烧器熄火的 燃烧器引射喷嘴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由于单机体积小和输出功率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航 空、石油化工等行业。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急需发展高效清洁燃烧 室,要求燃烧室具有点火可靠、燃烧稳定、效率高及低排放等特性。当前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发展燃气轮机清洁燃烧技术十分迫切。燃气 轮机厂商已经开发了多种清洁燃烧技术,如贫预混燃烧技术、稀相预混预 蒸发技术、贫油直喷技术以及催化燃烧技术等,这些技术虽然可有效降低 污染物的排放,但都面临燃烧不稳定的问题。如美国通用公司开发的一种 用于液体燃料燃烧的径向分级燃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一氧化氮排放。但 是,由于主火焰稳定在剪切层的低速边沿,剪切层低速区域附近会产生周 期性的涡脱落,在稳定点附近易产生振荡,在非设计工况运行时易发生燃 烧不稳定现象。
与燃气轮机燃烧器类似,其它各类工业燃烧器也面临着稳定燃烧与降 低污染物排放的矛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燃烧器引射喷嘴装置,利用参与 燃烧反应的流体引射燃烧器引射喷嘴附近的流体,可以使流体吸附在引射 喷嘴吸入孔上,有助于形成回流区,防止火焰被吹熄,促进燃烧区流体掺 混,改善燃烧状态,增强燃烧稳定性,缩短火焰长度,达到拓宽燃烧器稳 定运行范围、提高燃烧效率、减小燃烧室轴向尺寸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效 果。在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增强燃烧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烧器引射喷嘴装置包括:引射喷嘴和内嵌于所述 引射喷嘴内部的射流喷嘴,其中:
所述引射喷嘴用于稳定燃烧,其包括:引射喷嘴出口段、引射喷嘴入 口段、引射喷嘴流体入口、引射喷嘴流体出口和引射喷嘴流体吸入孔;
所述射流喷嘴用于将所述引射喷嘴周围的流体吸入至所述引射喷嘴 的内部,其至少包括射流喷嘴流体入口和射流喷嘴流体出口,所述射流喷 嘴流体入口与所述引射喷嘴流体入口相重合;
其中,从所述引射喷嘴流体入口进入的高压流体由所述射流喷嘴流体 出口高速喷射至所述引射喷嘴的内部形成第一流体,从所述引射喷嘴流体 吸入孔吸入的流体形成第二流体,所述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掺混一起由所 述引射喷嘴流体出口流出共同参与燃烧反应。
可选地,所述引射喷嘴和射流喷嘴的加工材料为陶瓷、石英玻璃、不 锈钢或者耐高温合金。
可选地,从所述引射喷嘴流体入口进入的高压流体是空气、燃气、空 气与燃气混合物、空气与燃油混合物、空气与煤粉混合物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燃烧器引射喷嘴装置整体铸造成型或将所述射流喷嘴焊 接在所述引射喷嘴的内部。
可选地,所述引射喷嘴流体吸入孔的数量为1-100个。
可选地,所述引射喷嘴流体吸入孔的形状为三角形、多边形或者圆形。
可选地,所述引射喷嘴流体吸入孔为圆形时,直径为0.1mm-10mm; 所述引射喷嘴流体吸入孔为三角形或多边形时,边长为0.1mm-10mm。
可选地,所述燃烧器引射喷嘴装置可多个一起组合使用。
可选地,多个燃烧器引射喷嘴装置按照圆形阵列/矩形阵列排列,按照 圆形阵列排列时,每圈喷嘴数量为1-100个,可以排列1-100圈;按照矩 形阵列排列时,每列喷嘴数量为1-100个,每行喷嘴数量为1-100个。
可选地,所述引射喷嘴出口段安装旋流器或者不安装旋流器。。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烧器引射喷嘴装置具 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引射燃烧器引射喷嘴附近的流体可以形成回流区, 可以使流体吸附在引射喷嘴吸入孔上,防止火焰被吹熄,增强燃烧稳定性, 减小燃烧室轴向尺寸;
(2)本发明通过引射燃烧器出口流体可以使未充分燃烧的物质再次 参与燃烧,提高燃烧效率;
(3)本发明通过引射燃烧器出口流体可以稀释参与燃烧的反应物, 降低燃烧污染物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燃烧器引射喷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燃烧器引射喷嘴装置的半剖三维轮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72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干燥除湿功能的室内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持焊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