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六维并联机构的空间多维微振动模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7804.3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5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邦;夏明一;辛建;顾营迎;吴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并联 机构 空间 多维 振动 模拟器 | ||
1.一种基于六维并联机构的空间多维微振动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1)、六个驱动支腿(2)、下平台(3)、六个上平台铰链(4)、六个下平台铰链(5);其中,六个按Stewart形式安装的驱动支腿(2)通过六个上平台铰链(4)和六个下平台铰链(5)连接位于上平台(1)和下平台(3)之间;
每个驱动支腿(2)的音圈电机为驱动支腿的动力源;电机套筒为音圈电机定子(2.5)的安装基座,保护电机并形成电机和弹片的并联连接;弹簧片(2.1)为音圈电机动子(2.4)及驱动支腿(2)上层结构提供支撑;音圈电机动子(2.4)通过弹簧片(2.1)及驱动支腿(2)的上层结构为微振动模拟器提供特定频率、推力的轴向振动;
上平台铰链(4)和下平台铰链(5)主要由十字轴(4.1)(5.1)和轴承支撑架(4.2)(5.2)组成,轴承为角接触轴承(4.4)(5.4),轴承的预紧方式为内圈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六维并联机构的空间多维微振动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每组角接触轴承(4.4)(5.4)均按两轴承的外圈宽边相对,内圈相互远离的形式布置;轴承支撑为一体式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六维并联机构的空间多维微振动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弹簧片(2.1)的结构采用六组均布的半圆槽花纹,内部花纹与外围的连接点为六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六维并联机构的空间多维微振动模拟器,其特征在于,上平台(1)和下平台(3)采用三层结构,中间层为绝缘材料(1.2)(3.2),与驱动支链连接;上下两侧用钢板(1.1)(3.1)夹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六维并联机构的空间多维微振动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驱动支腿(2)上设有限位片(2.8),其用于防止驱动支腿(2)的轴向位移超出设计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78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助力装置用上肢结构
- 下一篇:龙门式箱形物件装卸车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