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槽式LED灯条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7915.4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8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郭经洲;王晓哲;何鸿鸣;冯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迅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28 | 分类号: | F21S4/28;F21V8/00;F21V19/00;G02B6/00;F21Y115/10;F21Y10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尹建民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插槽式 导光板 光逸出 贴条 背光 液晶显示模组 液晶显示屏 亮度提升 有效抑制 光输入 均匀性 荧光胶 背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槽式LED灯条。LED背光是液晶显示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液晶显示屏提供所必需的光输入。大多数背光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光逸出,这使得背屏的亮度往往达不到要求。本发明包括PCB板,PCB板上设置LED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PCB板上表面并与其连接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PCB板之间设置荧光胶粉。本发明不仅有效抑制了LED光源的光逸出、LED灯珠贴条均匀性不佳等问题,使得背光源整体亮度提升,而且降低了背光源用户的LED灯珠贴条和装条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背光灯的结构改进,尤其是一种插槽式LED灯条。
背景技术
LED背光是液晶显示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液晶显示屏提供所必需的光输入。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平板电脑等(9~25寸)LCD显示屏所采用的背光源由LED灯条提供,这就存在LED灯条上的每颗LED灯珠所发出的光是否被完全利用的问题。然而,大多数背光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光逸出,这使得背屏的亮度往往达不到要求。
为了提高背屏的亮度,制造商不得不采用生产成本较高的高亮度LED灯珠以及采用高质量的导光板、反光膜、增亮膜等膜层来提高背屏的亮度。LED灯条发出的光经反射片和导光板发生偏折后呈垂直背屏面向上发射,垂直向上的发射光经扩散片和增光片的作用后,进入液晶模块。但是往往在LED灯珠贴条时由于锡膏质量和焊锡技术等问题导致灯珠起伏、移位和灯珠面离导光板距离不一致等均匀性较差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一些光逸出、无法达到LED灯珠发光利用率最大化的问题,如此一来直接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插槽式LED灯条,能增加对背光源中导光板的光输入,减少光逸出、LED灯珠铁条均匀性不佳等问题,在背光源的膜材料不变的情况下,使光输入达到最大化,进而提高背光源的整体亮度。
为此,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插槽式LED灯条,包括PCB板,PCB板上设置LED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PCB板上表面并与其连接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PCB板之间设置荧光胶粉。
所述的导光板上开有凹槽,凹槽内填有荧光胶粉,所述的PCB板卡在凹槽内并与导光板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导光槽,所述的导光槽上开有插接PCB板的插槽,所述插槽的上部一侧设置一个高位槽壁,另一侧设置一个低位槽壁,所述的两个槽壁内刷一层银质反光层。
所述的插槽上设置上台阶和下台阶,所述的下台阶定位PCB板位置,所述的上台阶固定导光板的插入深度。
所述的上台阶和下台阶之间的空腔内注入所述的荧光粉胶。
所述的LED芯片通过固晶胶与设置在PCB板上的散热片粘结。
所述的PCB板上的正电极焊盘为圆形,负电极焊盘为方形,
所述的PCB板的两侧呈圆弧形。
本发明采用二合一拼接式结构,将LED芯片直接装贴在带有散热片的PCB电路板上,再将PCB电路板与导光槽通过预先设置好的卡口相连接,最后直接在PCB板与导光槽构成的凹腔内加荧光胶粉达一个封装的目的,以此来构成插槽式LED灯条。
用户可将导光板直接插进本产品的插槽内使用,本发明不仅有效抑制了LED光源的光逸出、LED灯珠贴条均匀性不佳等问题,使得背光源整体亮度提升,而且降低了背光源用户的LED灯珠贴条和装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灯条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灯条横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插槽横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插槽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迅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迅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7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