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8163.3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1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娟;郑忠明;陆开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何仲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约化 海水 养殖 废水 处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沉降池、微藻增殖池、贝藻混养池和人工湿地区域,所述的絮凝沉降池的上端设置有养殖废水进入管,所述的絮凝沉降池内设置有提升泵,所述的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上端进口连接,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上端出口与所述的贝藻混养池的上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贝藻混养池内的上层种植大型藻类且其下层养殖滤食性贝类,所述的贝藻混养池的上端出口与所述的人工湿地区域的下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人工湿地区域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农作物秸秆纤维层、砾石层和土壤层,所述的土壤层上种植有耐盐性植物,所述的微藻增殖池内上部设置有用于微生物增殖的悬浮式生物膜片,所述的曝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鼓风机,所述的曝气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多孔板,所述的贝藻混养池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器,所述的砾石层中设有布气板,所述的布气板通过管道连接空压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沉降池内设置有一倾斜向下的挡板,所述的挡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絮凝沉降池的内壁且该端靠近所述的养殖废水进入管的下方,所述的挡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絮凝沉降池的底部交界处,所述的挡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沉积段和滑泥段,所述的沉积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所述的滑泥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沉降池内且位于所述的沉积段的上方纵向设置有第一搅拌器,所述的絮凝沉降池内且位于所述的滑泥段的上方设置有压滤泵,所述的压滤泵通过管道连接外部的压滤机,所述的絮凝沉降池的池底铺设有瓷砖。
4.一种利用上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系统处理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养殖废水送入絮凝沉降池后,在第一搅拌器的作用下絮凝剂与养殖废水充分接触,停止搅拌后,絮凝剂吸附颗粒物沉降,压滤泵将沉积物抽出以后经压滤机压滤成饼,滤饼用作沙蚕的养殖;
(2)将絮凝沉降处理过的废水通过提升泵送入微藻增殖池,利用养殖废水的高营养,在曝气条件下促进微藻增殖及采用悬浮式微生物膜片进行微生物挂膜,经微藻和微生物的相互协同作用,改善水体中群落结构,对养殖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
(3)将微藻增殖池处理过的养殖废水经管道送入贝藻混养池,在贝藻混养池中在第二搅拌器的作用的下养殖废水与大型藻类充分接触,通过贝类的滤食和大型藻类的吸收与吸附作用处理养殖废水,最后养殖废水被排入人工湿地区域,废水从下而上依次通过农作物秸秆纤维层、砾石层、土壤层3个填料层,废水经填料过滤后被土壤层上种植的耐盐性植物吸收利用,即海水养殖废水处理完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剂采用NOC-1生物絮凝剂,投放浓度为1-1000ppm,所述的第一搅拌器转速为400-500r/min,搅拌时间为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藻增殖池中充氧量为2-5kg/h,所述的悬浮式微生物膜片采用阿科曼生态基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贝藻混养池中选取大型藻类龙须菜和体长3-4cm的滤食性贝类缢蛏进行混养,所述的缢蛏的养殖密度为50个/m2,所述的龙须菜的种植密度为0.2g/L,所述的第二搅拌器的转速为300-50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湿地区域的高度为1.5m,从下往上所述的农作物秸秆纤维层、所述的砾石层与所述的土壤层的高度比为1:1:2,所述的耐盐性植物为鸢尾,种植密度为4-8株/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81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