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豆绒远红外发热功能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8997.4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0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江;张洪波;蒋春熬;沈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红豆居家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6C11/00;D06M11/46;D06M13/224;D06M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任月娜 |
地址: | 214199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豆 红外 发热 功能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豆绒远红外发热功能面料,属于针织面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市场上的各种保暖内衣的发展及人们对轻薄保暖舒适的要求,推动了新型保暖内衣的更新升级。
如今的保暖内衣已由传统的保温纤维和提高面料厚度的方式转变为积极的保温形势。远红外发热功能面料能够吸收外界的远红外线并将其转化为人体易于吸收的波长而对人体起到保暖作用,同时面料自身温度也会相应升高提高保暖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
目前的远红外发热内衣面料多采用自身能产生热量的新型纤维混纺而成。该类保暖发热纤维主要应用于人工合成纤维中,当传统天然纤维的含量高于一定比例时,远红外功能会明显弱化,这对于远红外在天然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中的应用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轻薄舒适,保暖性能较好具有远红外发热的红豆绒远红外发热功能面料,只需对编织前的两路纱线进行整理处理。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豆绒远红外发热功能面料,所述面料在机号为24针/英寸或28针/英寸的双面纬编针织机上编织而成,双面纬编针织机的上针盘和下针筒排满针,上针盘的织针由一根上针盘低针(2)和一根上针盘高针(1)交替排布,下针筒的织针采用一根下针筒低针(3)和一根下针筒高针(4)交替排布的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采用以下方法编织:
第一路纱线与上针盘高针成圈,与上针盘低针不成圈,与下针筒低针集圈,与下针筒高针不成圈;所述第一路纱线采用纯膨体腈纶纱、纯粘胶纱或者含有膨体腈纶的混纺纱;
第二路纱线与上针盘低针、上针盘高针均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下针筒低针均成圈,第二路纱线在编织前采用远红外纳米矿物体整理液进行处理;
第三路纱线与上针盘低针、上针盘高针均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下针筒低针均不成圈;
第四路纱线与上针盘高针成圈,与上针盘低针不成圈,与下针筒低针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集圈,第四路纱线采用纯膨体腈纶纱、纯粘胶纱或者含有膨体腈纶的混纺纱;
第五路纱线与上针盘低针、上针盘高针均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下针筒低针均成圈,第五路纱线在编织前采用远红外纳米矿物体整理液进行处理;
第六路纱线与上针盘低针、上针盘高针均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下针筒低针均不成圈;
第七路~第十二路重复上述第一路~第六路的编织方法,并且以六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编织得到针织面料毛坯布;
将上述针织面料毛坯布在拉毛机上进行单面起绒处理,拉毛机的车速为14.5~16m/min,顺时针转速为300~314r/min,逆时针转速为300~359r/min,大锡林转速为42~50r/min,经拉毛整理后的面料进行最终成品定型,得到红豆绒远红外发热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远红外纳米矿物体整理液的处理工艺为:
(1)纳米二氧化钛整理剂的制备:配制质量浓度为2~3g/L阳离子柔软剂,依次向阳离子柔软剂中加入2~5%o.w.f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3%o.w.f的二氧化钛粉末和1~3%o.w.f的三硬脂酸甘油酯,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50~55℃,继续搅拌40~45min,得到纳米二氧化钛的纳米整理剂;
(2)按浴比1:15配制远红外纳米矿物体整理液,首先配置冰醋酸缓冲液,采用蒸馏水将冰醋酸溶液稀释至pH为4~5,然后缓慢的加入冰醋酸调节pH值至5-6,最后向冰醋酸缓冲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数为3~5%的纳米二氧化钛整理剂配制得到远红外纳米矿物体整理液;
(3)将纱线置于步骤(2)中的远红外纳米矿物体整理液中,远红外纳米矿物体整理液的温度为35~55℃,搅拌30~60min后排出远红外纳米矿物体整理液,
(4)将浸渍后的纱线依次用清水、缓冲液、清水冲洗,然后置于90~100℃的烘干机中进行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路纱线为同时进的氨纶和棉精梳纱、或者为腈纶纱、或者为粘胶腈纶混纺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路纱线为腈纶和精梳棉混纺纱、粘胶和腈纶混纺纱或者纯腈纶纱。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路纱线为同时进的氨纶和精梳纱。
进一步的,所述第六路纱线为腈纶和莫代尔混纺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红豆居家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红豆居家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89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花机纱线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凉爽抗菌面料及其制备工艺